“小发明”中见创新
在日本发明协会的资料里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早期的中国瓷器虽然精美,但在欧洲却销路不畅,日本人经“研究”发现,原来中国的传统茶杯四周一样高,而欧洲人鼻子太大,用起来不方便。于是日本人把茶杯设计成斜口的,再从中国订货,尔后把这种茶杯转到欧洲后马上开始畅销。
日本人的这类发明不胜枚举:可以弯曲的吸管、不断把笔芯推出的自动铅笔、不会滑到碗里的汤勺、方便面、卡拉OK、随身听、笔记本电脑……
很多无名的发明家都来自于日本的民间企业。虽然发明的原创未必在日本,但是日本人最后会将其不断改进完善,进而开拓市场。以电冰箱为例,三菱公司发现零下18摄氏度时,肉食会冻硬,0摄氏度左右的冷藏室无法冻肉,两者都有缺点,于是,增加了零下7摄氏度的软冻室。日立公司推出了能使食品速冻的冷冻室,既提高了保鲜度,又可节电50%。三洋公司将超市货架使用的“冷气帘”(冷气循环)技术用到冰箱中,延长了保鲜期。松下公司则听取家庭主妇的意见增大冷冻室,改善室内结构,提高了冰箱方便性。
记者曾经采访过石川县的实验工厂,这是一个政府和中小企业共同投资的研发基地,专事技术改进和产品改良。那里的工作人员告称,顾客的意见就是研发的法宝,有些企业干脆设奖征集顾客和员工的批评和建议。依靠研究新产品的缺点,结合本国的实际,迎合顾客的需要,发挥丰富甚至有点离谱的想象力,搞些“小发明”,其实更容易有所作为,更有实际意义。
基础科学是保障
擅长搞“小发明”的日本,给人以应用技术强、基础科学弱的印象。但是在金融危机和信息化浪潮之后,日本正在改变这种形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2001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虽然每年的财政预算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科研经费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比率居世界发达国家首位。
21世纪的头5年里,日本已经有4人获得诺贝尔奖。在基础科学方面,日本也在努力追赶美国。从那些取得突破的日本科学家的案例中不难发现,除了个别的例子,他们大都分布在民间大学和企业里,能够使用先进的设备,研究经费充足,所在单位也很少安排他们接受媒体采访,尽量不给他们安排别的实职,尽量为其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潜心研究。另外,科研小组的带头人都很注重组员年龄的搭配,注重让年轻科学家参与。
创新意识重培养
日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幼儿园开始就设有手工课。小学初中经常组织学生到田间野外上课,观察植物花期、动物变化;高中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一些小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做实验、好学上进,孩子们因此在学校可以增长不少创新的兴趣。
另外,日本各地拥有各式各样的科学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供亲身体验和动手制作产品的项目。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对科技产生好奇心。
日本各地都有鼓励发明创造的组织,定期不定期举行全国性机器人、航模等比赛,从小热爱发明创新的孩子往往会伴随着奖励成长。类似天皇奖、总理大臣奖、内阁大臣奖、发明协会奖、全国发明奖这样的奖项,数不胜数,既有奖给个人的,也有奖给团队的,还有奖给组织者的。设立这些奖项的目的在于,鼓励扶植发明家们不断前进。
(本报东京1月16日电)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17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