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控与反监控的网络战役中,MySpace一代拥有压倒性优势,他们忙碌而落伍的父母没时间也没技术跟他们斗,但“网络侦探”,也就是那些MySpace人类中的反叛者,成为父母们的有力盟军。
MySpace一代是年轻无畏的一代,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在网络上和大家分享。
5
谍影隐现
网络007筑起反色情防火墙
青少年习惯将自己的详细资料登在MySpace.com上,有时还贴上性感照片。
虽然这些内容是给朋友看的,但他们想不到一些心怀叵测的成年人正躲在虚拟空间的某个角落,伺机向他们伸出魔爪。洛杉矶警察局网络侦探保罗·毕晓普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和几位同事伪装成14岁的女孩刚刚把资料贴在MySpace上,立刻就被成年男子的电子邮件“淹没”了。毕晓普侦探提醒父母们说:“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虚拟空间潜伏的危险丝毫不比现实世界小。”
一些统计数字也证明了这种担心。据美国联邦调查局估计,在任一时间全球都有2万名恋童癖在网上游荡。“针对儿童犯罪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0~17岁的美国青少年当中,1/5的人曾在网上被陌生人引诱过。但孩子们警惕性普遍不高,他们很少会将这些情况报告父母或警察。
在美国政府中,最早开始打击网络儿童色情的部门是联邦调查局(FBI),它在1995年就发起了“纯真图像行动”。1998年,司法部又实施了“打击针对儿童的互联网犯罪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成立了45个跨部门特遣分队,2005年逮捕的嫌犯达到1597人。
此外,司法部还投资数千万美元,在全国培训了5万多名网络侦探。国土安全部2003年也开展了“捕猎者行动”,与联邦调查局、财政部特勤处等机构密切合作,逮捕了6900多名犯罪嫌疑人。
詹姆斯·麦克拉夫林是这些“网络侦探”中的佼佼者,3月的一天,在新罕布什尔州基尼市一座不起眼的写字楼里,麦克拉夫林打开电脑,进入一个聊天室。他知道,注册进入“雅虎老爹男孩性爱聊天室”的成年男子许多都是恋童癖者。麦克拉夫林以一个14岁男孩“亚当”的身份进入聊天室,很快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34岁俄勒冈州男子的注意。通过网络摄像机,注册用户可以看到鲍勃只戴着一副眼镜和一枚婚戒,此外一丝不挂。
“亚当”向鲍勃发去一条带性暗示的信息,这是青少年中间常用的一句话,麦克拉夫林掌握有几十句这种“童言稚语”。鲍勃很快“咬钩”了。你来我往交谈了几句后,鲍勃突然问“亚当”是否与男人做过“那件事”。亚当回答说没有,但他愿意尝试一下,并让鲍勃发来几张其他男孩子的裸体照片。鲍勃很快照办了。“亚当”给他回复了一张14岁男孩的照片,当然不是他自己的。麦克拉夫林知道,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给鲍勃戴上手铐了。
迄今,麦克拉夫林已将400个色狼绳之以法,他成为美国最成功的网探之一。他在互联网上通常使用的两个身份是“亚当”和“布拉德”。这两个虚拟人物都是14岁的少年,长着一头淡黄色头发;喜欢游泳和骑自行车,在聊天时表现得“童言无忌”,坦承已经开始手淫,并不介意与成年男子“胡闹一番”。
在麦克拉夫林看来,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改变了色情的本质。青少年不再偷偷摸摸地翻看父母的《花花公子》,他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在网上浏览露骨的色情内容,或者进入聊天室,结识一位陌生的成年人。突然间,孩子不经意的好奇心就会演变成父母的噩梦。
麦克拉夫林发现,人们在虚拟空间里似乎更易暴露黑暗的一面。在被他逮捕的400人中,不乏有体面职业的人士,其中包括警官、空军上校、牧师、社会工作者和教师。这些人不惜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向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未成年人发出露骨的性暗示。警方往往能从他们的电脑中搜查出大量不堪入目的图片或视频文件。为取得孩子们的信任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人甚至把自己的照片、住址、工作单位与职务、手机和办公室电话等告诉对方。这些最后都会成为给他们定罪的证据。
麦克拉夫林之所以能假扮14岁少年与恋童癖者聊天而不被对方怀疑,主要原因是他能“像毛孩子那样讲话”。
网上色狼现在越来越谨慎和狡猾。他们在聊天时通常先试探对方的身份,例如他们会在谈话过程中突然问你对某个当红青春偶像是否了解,如果回答不上来他们就迅速消失。
为提高网络侦探的办案能力,近两年来美国司法部开始聘请一些在校中学生给特工或警察们上课,教给他们最新的网络俚语和流行趋势,使他们在办案时能够更好地伪装自己。这个创意来自一位联邦调查局特工的灵感。一天他看女儿在电脑上给朋友发即时消息,大部分内容自己都看不懂,他突然意识到联邦调查局现有的培训远远不够,于是把中学生请进了联邦调查局课堂。
在课堂上,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少年教特工和警察如何像少男少女那样交流,要他们阅读《年轻人》等时尚杂志,告诉他们当今最红的偶像都有谁,哪些服装店最受青少年欢迎。
怎样写即时短信也是网络侦探的必修课,其中的一些缩写你在任何辞典中都查不到的,例如“l2m”既可以指“听音乐listen to music”,也可以指“想见面love to meet”。“pos”曾让许多侦探大惑不解,原来它的意思是“parent over shoulder——父母站在我身后呢”。侦探们还学到青少年网络交往的许多重要规矩:初次见面聊天时绝不要说“你好”,青少年不喜欢这种假惺惺的客套;在即时消息里也不要使用正确的语法,不要区分大小写,这与青少年的叛逆精神不相符。
6
虚拟攻防
监控与反监控,父母输在起跑线
以前,孩子的心事写在带锁的日记本里,和恋人的交往是响一下就断的电话铃以及隐晦的小纸条,小弟兄间的秘密是某个下午某人家的黄色录影带。这些行为根本无法瞒过父母,因为他们也是过来人。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使用MySpace网站,彻底改变了年轻人交流和娱乐的方式。父母不知道孩子在那个高科技盒子前在做什么,无法判断他们在写作业还是在共同分享一段很刺激的小电影;不知道孩子们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已经定好了明天的约会;原本以为孩子在给手机充电,实际上他是在上载更衣室里的照片。
“孩子们现已成为内容创造者。以前,解决互联网问题的办法就是防止他们接触不适宜的内容,但现在要解决这一问题没那么容易了,”美国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的教育技术主管安·李·弗林说道,“学校被这类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弄得不知所措。”
MySpace允许每位用户创建个人简介网页,并可以运用照片、视频、音乐和图片,便捷地进行个性化设置,其他用户可以自由访问这些网页。用户可以在网页上讲述他们的生活,并且能将他们的个人简介网页与其他人建立链接,创建“朋友”圈。在社交网站大受欢迎的同时,危险也随之而来,不仅有些色狼四处寻找猎物,还有一些青少年通过张贴恶意信息威吓他人。
“许多(媒体)报道谈到或展现了父母的怀疑和忧虑,他们担心孩子们会在MySpace上面随意张贴个人联系信息,并透露在吸毒、酗酒和性方面的冒险经历,”法拉戈先生说道。他提供的服务可以让父母选择搜索标准,比如未成年饮酒、吸毒、性行为、性图像、犯罪、虚报年龄,或者透露街道地址和电话号码。大学录取官,甚至潜在的雇主也可能会关注这些可以获得的信息。
社会各界呼吁社交网站引进年龄核查技术,但对于那些年龄太小的用户来说,他们还没有任何身份记录,比如驾照,因此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于是,美国佛罗里达两名法律专业学生发现了一个商机:开一家在线侦探社,向父母们报告他们的孩子在网上干了些什么,然后从中收取费用。
其实父母们可以免费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但大多数父母要么没有时间,要么不具备监控孩子活动的技能。后者是关键所在,因为孩子们每天都在MySpace.com等在线社交网站上消磨掉好几个小时。许多成年人都是“数字时代的移民”,而他们正抚养着“数字时代的土著”,默多克在去年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时如此描述这一代沟。
“我们只不过比很多父母更熟悉这类网站,”Profilescreener.com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法拉戈(Paul Farago)说道。Profilescreener.com于今年推出。
上一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