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技术员帮日本迅速崛起(人才大视野)

作者:未知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2006-8-21 11:44:2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因为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在自身发展中极为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依靠人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不足。试想,没有煤、铁,没有石油也没有农产品,假如再没了技术人才,日本就真正只剩下一个“空壳”,这一点,日本人是相当清楚的。

  据说1945年,日军从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在华日军已多是十四五岁的娃娃兵。但盟军在讨论对日作战问题上,认为日本仍有战争潜力,理由是它还有数万工科大学生未上战场。但直到战败,这几万大学生也没在战场上出现。因为日本人认为如果把这批未来的工程师打光了,日本民族才真的再没有出头之日。而二战后日本崛起的秘密之一,就是靠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高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日本工程师依然在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这得益于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初次和日本人合作,是在青岛的一个项目上。对于这些干活认真但略有些死板的同行,我最初的印象也并不深刻。然而,当看到他们完成了机房的装修,按照惯例应该去开香槟庆祝的时候,却每人拿出一把小扫帚,一人一个分区,将机房内施工留下来的线头、胶皮碎屑等小心地打扫干净,那时心中对日本为什么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日本工程师的敬业认真和善于计划与其接受的培养方式分不开。为了保证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很多大中小学在假期都开放以理工科实验为主的教室。学校聘请专家亲自到现场讲解理工科的有趣现象,尽量让工科实验像做游戏一样生动。8月14日,日本FTFJapan公司,就在著名的电器街开设了一个“夏休电子工作教室”,让中小学的高年级生和家长共同体验电扇制作的过程,并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电扇的工作原理。

  日本类似的短期教室很普遍,首相小泉也曾亲自参加,以鼓励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山形大学工学部为了帮助理工科学生增强走向社会的自信心,决定开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软件,可通过问答方式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名工程师,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日本大型教育项目的一环,获得了日本文部省约1800万日元的支援费。由此可见,国家重视、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应该是日本工程师培养较成功的主要原因。

  日本不仅在学校阶段十分重视工程师培养,在工作现场也花了很大力气。第一个特色是日本工程师都要接受严格的文档制作训练。如果和日本人一起工作,会发现他们随时随地在做工作笔记,而且技术文件保存得井然有序,极为完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该是其准确的写照;第二个特色是培养敬业精神。工程师接受的第一个培训就是了解企业文化和培养荣誉感。日本人至今保留着任劳任怨,甚至不计报酬的传统。正是这一代代被笑为“工作动物”的工程师,使日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着竞争力。

  但是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在人才方面的弱点也日渐突出。社会结构的僵化和活力下降使培养出的工程师也越发循规蹈矩。有位工商界朋友曾评价,当一切在控制中时,日本工程师是很出色的,一旦出现计划变动,就容易无所适从。这个弱点导致在今天各大跨国公司的管理层中,日本人的比例并不高,反而是华人高级管理人才方兴未艾。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估计将是日本在“国运”方面考虑的重要课题。

  西方国家中,加拿大培养工程师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本世纪初,通讯、电子等领域曾出现“工程师荒”,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好在加国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各种措施加以补救:一方面,鼓励高校调整学科设置,以适应新形势需求。据了解,许多加拿大人已经开始鼓励子女攻读诸如飞机修理这样的专业;另一方面,加拿大是移民国家,近些年来也有意识、有选择地在移民中筛选出更多工程师人才。针对新手动手能力弱的普遍情况,该国还大力提倡在职培训,以不断提高工程师队伍的素质。

  目前加拿大的工程师荒已大为好转,但由于该国对工程师认证要求非常严格,外来人才获得在家从业资格并不容易,而且各行各业知识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内,工程师仍将是加拿大最吃香的职业之一。(本报驻日本、加拿大特约记者 萨苏 孙秀萍 陶短房)
  
     《环球时报》 ( 2006-08-18 第19版 )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