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表明,作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中国大陆今年前10个月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幅增势,进出口总值为9264.7 亿美元,增速达35.8%。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从多年来中国大陆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宝座上跌落,排位欧盟、美国之后,退居“老三”。 虽然这种“跌落”局面在10月已首现,因差距甚微,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从双方经贸关系的走势看,前景并不乐观。以下几项数据可 以支撑:
一是从双边贸易额看,今年前九个月中欧(盟)贸易1280.2亿美元,中美贸易1222.3亿美元,而中日贸易1217.8亿美元,差距分别是62.4亿、4.5 亿。到十月份,中欧(盟)贸易1421.7亿美元,中美贸易1365.3亿美元,中日贸易1358.3亿美元,差距为63.4亿、7亿,略有扩大。 二是从增长幅度看,今年前十个月中日贸易虽然增势不错(26%),但低于中欧(盟)、中美贸易增幅34.4%、33.3%的水平,而且,这种增长落差实 际上在去年已经有了显现。
三是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显然落后于中国整个对外经贸关系增长的势头,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其他主要 贸易伙伴前十个月双边贸易总额的增幅均超过40%,增速分别是56.1%、50.8%、44.5%。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进展也相当迅猛,增幅35.2%。 在这样的格局和背景下,中曰两国“26%”的贸易增幅就显得有些“冷”,日本的“跌落”也在情理之中。
尽管现在断言“日本将从中国大陆第一贸易伙伴的宝座上永久跌落”还为时过早,但这至少是对漂浮在中日两国之间“政冷经热”的论调云翳 是巨大的打击。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里中日贸易在中国总体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连续下降,中曰贸易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 的“政冷经热”,只是政经温差相比较而言,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热”;“经热”某些程度上是双方在特殊背景下的一种“快乐的自慰”。
虽然日中贸易的“跌落”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双边贸易中大约有42%是属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由于当前日本经济低迷、内需不振,通过跨 国公司内部贸易渠道返销日本国内的销售额有波动,属于正常情况。但在“政冷”的阴影下,政治的、感情的因素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和干 扰越来越大,中日之间的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被“政治化”的倾向日趋明显。日本国内弥漫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反倾销手段和市场准入 限制等因素,也是影响中日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在中国社会体制下,“政治高于一切”,经济交往和发展脱离政治情势“一头热”是 不现实的。种种迹象表明,“政冷”正在不断影响、侵蚀“经热”。日中两国有识之士已经发出“防止中日之间的经济问题、技术问题被“政 治化”的警告。
“政冷”继续,“经热”不可能真正实现。值得欣慰的是,两国高层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正在努力破解。最近一段时间,包括日本天皇、首相 和中国国家主席、总理在内,相继会见了对方不同层面的政界、经济界人物。
排解“政冷”的障碍在于两国关于历史问题的认知差距,这需要双方领导人的胆识、勇气和大智慧。历史问题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中日间还 有其他许多重要事情和问题需要解决。维护中日经贸关系大局,对日本有利,对中国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也重要。
对日本来说,中国的巨大市场是拉动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日本出口增长的80%是“中国因素”促成。对中国来说,与日本扩大交流合作 有利于缩小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一旦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日本,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都会比现在好办得多。这将是对日本右翼势 力的一个有力的回应,是摆脱当前中日关系困境的最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