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表面上确实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学范畴上的民主国家。今日的日本采取议会内阁制,执政党通过议会选举产生,并因而产生首相。尽管党派制约若隐若现,但权力制衡毕竟还在理论上成立。美国长期在本国压制共产党,但在美军管制下的日本,日共还是得到发展空间,而且在过去一直与其他左翼力量一起,批评日美安保、维护日本和平体制。除此以外,日本的媒体和出版界,在国家的内外政策上,过去还是经常能起到批评政府的作用。无论就中央与地方分权,或从武装力量不得参政等角度,人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战后日本在民主建设上不无进步。
但是,战后日本的民主化很不彻底。首先是日本国内的保皇势力,拒绝在战后废除应对日本过去对外侵略负有相当责任的天皇制。其次是占领日本的美国在冷战中采取了功利作法,为了反共而没有严格清洗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和社会基础。美国反过来利用日本的旧军事残余,配合美国的冷战战略。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战后日本民主建设的两面性。
在制度上,日本建立起形式民主的政党政治,但国家的政治资源长期聚集于自民党,反对党不能形成实质威胁,长达38年的“五五体制”使民主政治形同虚设。即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日本新党增多,它们多还是起源于自民党。在经济泡沫化的十年,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日共和社民等党派渐趋边缘,公民党等势力渐趋右转。因此,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始终未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力制衡。在所有的西方国家中,日本民主的内涵是较为空洞的。
由于日本的军国主义未能得到彻底清除,日本的旧政治人物和战后涌现的新生政治领袖,并未完全接受国际社会对日本实行的审判。在他们看来,历史只是胜者对败者的裁决,而美欧强权原本也是殖民者。虽然国际社会未敢忘记日本的残暴,日本自己却开始将此淡忘。
我们不必责怪日本青年为何不懂历史,但我们知道这由日本的历史教育引起。日本的青年并非一定没有责任感,但在他们成长的背景中,却缺少认识日本侵略和被审判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民主”日本的领导层经常刻意掩饰历史,也就不足为怪。当日本民族在整体上没有体现出勇于反省,当日本年轻一代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曾因侵略而获罪,这种情况下即使由民主程序来推举领导人,也会越来越缺乏对候选人相关外交政策的合法性和道德水平的考量。
虽然对民主的定义还有不少争议,但就多数人接受的民主概念而论,它还是指凡事由多数人做主,但同时保护少数人不同意见的制度。显而易见,民主隐含着多数人的决定大多正确的设定,但它绝不等同多数决定总是正确。日本的政治制度仍然产生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日提醒着我们如何看待日本的民主:那是一个形式民主内涵空缺的体制。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