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11月22日发表的月度经济报告明确宣布,始自2002年2月的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已超过了1965年11月至1970年7月为期57个月的“伊奘诺景气”,成为战后历时最长的经济增长期。
但是,“伊奘诺景气”时期,日本基础设施快速改善,汽车、彩电迅速普及,国民普遍感到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而本轮经济增长虽然号称“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日本的老百姓却并没有感到生活在改善,对经济增长缺乏实际感受。
分析人士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首先,这是因为两轮经济增长在增长程度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本轮经济增长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4%,远远低于“伊奘诺景气”时期的11.5%。
其次,两轮经济增长在增长方式上也完全不同。“伊奘诺景气”时期日本国内市场繁荣,消费旺盛,而本轮经济增长主要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靠出口和设备投资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缓慢。本轮经济增长期内,个人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5%,与“伊奘诺景气”时期的10%相差甚远。
第三,本轮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企业通过调整之后业绩出现好转,而员工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在“伊奘诺景气”时期,人均月工资1965年为2.96万日元,5年后增加到4.95万日元。而总务省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本轮经济持续增长中,日本家庭平均月收入从2001年的55万日元下降到2005年的52万日元,而且还有继续减少的倾向。
此外,“伊奘诺景气”时期,战后出生高峰的人口正值青年,日本国民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本轮经济增长期内,这些青年已走向退休,社会进入老龄化。由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和税制改革方向不明确,国民担心将来的生活保障问题,因而减少了支出。
近日,日本政府在宣布经济增长周期创战后最长纪录的同时,对个人消费低迷和美国经济减速等表示了担忧,并将经济增长的基调判断向下进行了修正。
日本媒体和经济专家认为,消费旺盛与否是今后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尽快通过实施相关改革,使国民对未来有明确的判断,尽快恢复信心;企业也应尽快改善员工待遇,以刺激国民消费增长,促使经济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