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洋手机中国退市遗留麻烦多

作者:未知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2006-11-30 11:32:0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跨国巨头纷纷溃退,留下售后服务、劳资纠纷等诸多问题

  终于,NEC也决定退出中国2G手机市场了,这是今年以来第三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日本手机企业。三菱、松下、东芝、NEC……一家家大名鼎鼎的厂商纷纷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溃退。除了日系企业外,将手机业务变卖给中国企业的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实际上也是中国手机市场的失败者。
 
  跨国巨头为何纷纷在中国市场“败走麦城”?抛弃了手机业务,它们在中国市场还留下什么?

  相关资料

  洋品牌溃败史

  阿尔卡特

  2004年4月,TCL集团宣布与阿尔卡特公司组建一家手机合资公司。阿尔卡特向合资公司注入4500万欧元及亏损的手机业务及600名员工。此举成为了中国企业并购海外手机厂商的第一个案例。

  东芝

  2005年3月,东芝手机在长期扭亏为盈无望的情况下,从南京普天王芝公司撤资,正式退出了中国的CDMA手机市场。这家合资公司成立5年以来,从未实现盈利。

  西门子

  2005年6月,持续亏损的西门子将手机出售给了明基集团。在不裁员的承诺下,西门子“倒贴”2.5亿欧元给明基并且购买明基价值5000万欧元的新股,从而持有明基2.5%的股份。但明基一直无法扭转西门子手机部门的持续亏损,近日明基集团高层决定终止继续向该业务部门投资,并为其申请破产。

  松下

  2005年12月,松下移动通信株式会社正式发表声明称,将全面退出海外的2G、2.5G手机市场,中国市场也包括其中。其在华的合资工厂松下普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将转产3G手机。

  三菱

  2006年3月,三菱数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位于上海、北京、广州的分支机构以及在杭州的工厂将会相继关闭撤资。

  飞利浦

  2006年10月,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达成转让意向,CEC将全面接盘飞利浦在全球的手机业务,并获准在未来5年内使用飞利浦的手机品牌。在这一协议正式生效后,飞利浦电子彻底退出全球手机市场。

  NEC

  2006年11月,NEC电子正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停止生产和销售2G、2.5G手机,中国公司也被包括其中。NEC通讯的武汉工厂也将告停产,NEC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挣扎告一段落。

  原因解析

  水土不服导致管理不善

  对于跨国巨头为何在中国手机市场的纷纷溃退,各种分析不一而足。其中,得到共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本土化的缺失,其中日本厂商表现得尤为突出。在2G时代,日本通信市场采用了和世界主流技术标准不兼容的PHS网络,这使其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开拓碰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对此,计世咨询资深分析师郭畅认为,日本厂商对于中国手机市场缺乏足够的重视,不仅是在产品研发上无法及时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在销售模式上也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郭畅表示,日本的通信市场相对封闭,运营商把持了手机终端销售的渠道,按运营商的要求定制生产是厂商的普遍做法,但这种模式在中国却尚未成为主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使得日系厂商的产品应变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诺盛电信咨询高级分析师韩小冰则认为,日系厂商之所以遭遇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在内部管理机制上的僵化。韩小冰称,日本厂商在华的手机业务管理高层大多为日本人,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定价缺少灵活性。

  京瓷手机中国业务的负责人孙有安对此也颇有同感,“我们要求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研发一款新机型,报告要走很多流程,结果产品出来了,却已经过时了。”这种内部管理和产品研发上的渠道不畅使得日系手机错失了在中国市场的许多良机。

  研发和管理无法本土化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日系厂商身上,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这样的欧洲通信巨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市场,它们的产品日渐失去了吸引力,最终不得不放弃。

  关注焦点

  企业转行逐利手尾多多

  “因为手机业务赚不到钱了,所以我们退出。”这是不少跨国巨头对于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给出的解释。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跨国巨头们的业务范畴往往横跨多个行业,放弃手机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中国市场就失去了机会。目前,西门子在全球医疗设备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一行业的利润率远远超过通信行业,逐利而生始终是企业的本能。

  阿尔卡特也是如此,卖出了手机业务,却一口吞下了朗讯,并且收购了北电的3G部门,在系统设备方面的实力大大增强,NGN、IPTV、统一通信等更高利润回报的市场已经成为了它的新目标。

  即使是日系厂商,在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同时,也纷纷锁定了新的目标。NEC通讯中国公司就表示,不会放弃3G系统设备市场的机会。松下也有同样的打算,因此二者还合资成立了研发中心,希望在3G时代赢得新的机会。

  但是,跨国巨头在手机市场的激流勇退,给中国的消费者以及它们在中国聘请的员工们留下了不少的麻烦。近来,有关飞利浦手机部门的劳资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公司选择了出售手机部门,但是接盘的中国电子(CEC)不可能像飞利浦一样给予原来的员工们以同等的高薪待遇,于是纠纷就出来了。

  同样的问题也在明基放弃欧洲市场、关闭德国工厂的时候出现。公司把手机业务这个包袱扔下了,却不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被迫离职的员工的善后问题如何处理?还有,已经售出的手机的售后服务还可能需要持续数年时间,这也是跨国巨头们在退出中国手机市场时留下的一道难题。

  退市手机两大疑问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众多,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几个品牌的退出并不会为消费者的选购造成什么困扰。但是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NEC、三菱、阿尔卡特、西门子、松下等品牌手机的消费者来说,问题则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厂商都退出了,我们买的手机还有三包服务吗?”

  另一个疑问是,那些已经宣布退市却仍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机还能够买吗?

  疑问一:市场尾货还能买吗?

  在众多溃败的洋品牌中,三菱、东芝等日系品牌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号召力较弱,其中除三菱曾经以小易、小菲等产品红火过一阵外,东芝则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据记者在广州手机大卖场调查的情况来看,上述品牌的手机基本上已经绝迹,找不到任何的经销商销售,即使在二手市场也鲜有流通。

  曾经兴旺一时的松下手机宣布退市有一段时间了,渠道的存货已经处理得七七八八,在正规的卖场很少还能见到销售专柜,但是在北斗手机网以及一些小型的零售店面,甚至在一些水货手机渠道中仍然还有不少产品在流通。

  而NEC手机由于刚刚宣布退出,部分经销商甚至还没有收到厂商方面的通知。近日,记者在不少卖场还能够找到NEC手机的专柜,一些促销活动仍在如常进行。

  对于松下、NEC这样的退市品牌来说,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尾货,价格便宜是其最大的特点。如果消费者不担心售后问题,又特别喜欢这一品牌或是某款机型的话,应该还是能够买得到的。

  相比之下,由国产厂商接手的飞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品牌的手机则仍然在广泛销售。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这些品牌中的老机型才是原厂的设计,新品则大多是国产厂商自行设计或是OEM(代工)的产品,在功能特色以及质量方面可能有较大区别,如果大家要选购的话还需谨慎分辨。

  疑问二:售后服务如何保障?

  尽管退市的手机品牌厂商都曾经宣布将会对已经销售的产品维持售后服务的承诺,但记者调查发现,要想真正做到完善的售后服务其实并不容易。

  三菱、东芝等品牌目前面临的问题最大。一是售后服务中心陆续“消失”,记者根据其官方网站的联系方式拨打一些售后服务中心的电话时,发现不少已经不再提供维修服务,“我们现在已经不再做这个牌子的维修了。”“配件已经没有了,我们还怎么修?”类似的说法是记者听得最多的两种答复。

  据了解,由于产品停产,零配件不足成为了退市手机品牌售后服务中最大的问题。

  至于松下、NEC等宣布退出没多久的厂商,售后服务问题则相对要好一些,配件不足的问题尚未暴露出来。不过,据记者了解,由于它们的售后服务大多采取外包的形式,没有新品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利润无法保证,因此不少售后服务中心都准备退出。相信一段时间以后,购买松下、NEC手机的消费者,尤其是新购机的用户也会碰上无处可修或者是无法修理的难题。

  相比之下,由国产手机接手的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等品牌的手机在售后服务上更加有保障一些。为了维护品牌的美誉度,接手的国产厂商大多能够为收购品牌的老产品提供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但是对于一些停产已久的老机型,配件不足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品牌的退出必然会导致服务的缩水,因此,消费者如果不是特别钟意这些品牌的话,在购买新机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贪一时的便宜而选择它们了。要知道,购机容易修理可就难了。(本报记者 程鹏)

    南方日报  2006年11月28日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