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日本手机为何退出中国市场?

作者:未知  来源:经济导报   更新:2006-12-30 6:44:3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王琦玲 王琦  

  为什么擅长抱团作战的日本制造业,在参与中国手机市场的争夺中,却惨遭滑铁卢?
旧时风光成追忆
1993年,风景如画的武汉东湖出现了一张举止透出日本人特有的刻板的陌生脸孔。揣着2300万美元的注册资金,加藤浩太郎肩负起日本NEC总部在中国市场发展手机业务的使命,在武汉关东科技工业园组建成立了武汉NEC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研究、生产和销售移动电话及其相关通信设备。
  在2001到2002年间,NEC在华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达到3%,成为最大的日本手机生产商。其他日本手机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进入中国,掀开了日本手机在华的掘金之旅。但这短暂的几年繁荣,也仅是日本手机企业的虚华表象。2002年至2004年,在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最为火爆的时候,日本手机的市场反应并不热烈,没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NEC在2003年9月聘请卢雷出任NEC中国总裁。但卢雷上任后发现,NEC在市场上带有一种技术贵族式的优越感,对于技术的执着追求,使得NEC显得过分保守而受到市场冷对。
这种技术的偏执被放大到整个日本手机品牌的发展中,日本手机企业终于走上了集体溃败的道路:2005年3月,东芝宣布从普天东芝撤资,正式退出了中国CDMA手机市场,从而撕开了日本手机集体溃败的口子。同年6月,三菱挥别中国手机市场;12月,松下宣布退出GSM手机市场……
傲慢与偏见:溃败主因
日本手机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失败?
“最大的败因是没有尊重中国市场。”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教授、副所长林华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中国发展的日本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日本式的经营方式进入中国后,未能及时调整适应中国。
败因一:不信任中国本土经理人
日本著名的调查公司JETRO2005年对321家在华日资企业作的一项调查中,“与总部协调困难”名列日企体制重组问题的第一位。
日企在华投资仍然大量倚重日本员工,对中方员工缺乏信任。从松下、三菱到东芝,近乎所有的日本手机企业的中国公司高管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
虽然NEC2003年9月任命卢雷为中国公司总裁,然而,NEC有限的本土化,没有让这个日本手机的守望者继续在中国手机市场搏杀。卢雷担任总裁不足2年,就传出离职的消息。
  败因二:对中国市场傲慢
追根溯源,面对中国市场的傲慢态度才是日本管理团队决策失当的重要原因。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以买到日本电器而自豪,但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产品线在中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亏。为什么?
日本企业没有欧美企业开放,心胸也没有欧美企业宽阔。如果媒体记者有一个选题,想得到日本企业的帮助,请他们接受你的采访,或者提供数据支持,基本上不会有满意的结果,他们会很客气地拒绝你,或者会说需要一级一级地向上请示。而欧美企业不同,他们会积极地配合你,会解答你很多的问题,有的甚至还会积极地帮助你完善选题。
媒体的广告销售就更难了。负责广告的市场部人员基本上对中国媒体不了解,但他们很自负,他们委托的代理商也都是日本的广告公司。以至于日本企业的广告投放常常是用很多的钱买来的却是二流媒体的广告版面。
败因三:技术保守之罪
近年来,本田、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大公司都纷纷重新回日本总部建设新厂。分析人士认为,此举除了提高各公司在日本本土的竞争能力之外,防止核心技术外流是主要原因。
由于过度的技术封锁,日企在华生产线的技术创新被欧美、韩国企业远远甩开,落后好几年时间。
即使在空间不多的情况下,保守而过于脆弱敏感的日本人仍然在暗地里将已经外移的部分所谓高端产品制造线从中国又转回日本。
败因四:竞争加剧的牺牲品
对市场反应慢三拍,注定了日本手机难以逃脱在中国市场上的失败命运。
在中国市场打拼10年,擅长精耕细作的日本企业,疏于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导致在产品定位和产品设计上屡屡受挫,始终未能在商家必争的中国手机市场上有所建树。由于大部分日本手机厂商的核心研发中心远离中国市场,导致与中国消费群体需求脱节,严重影响了手机销售业绩。有的研发团队即便设在中国,但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必须得到总部批准,等到所有繁琐的程序进行完毕,手机生产出来却早已错失市场先机。
松下幸之助在40年前始创的事业部制如今还在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用,这种松散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当然能够最大化地刺激子公司的潜在能量,但同时也导致管理的梗塞和肠阻。
谁正在步日本手机后尘
日本手机在中国的溃败并不是孤立事件,如今这一失败的命运也正在日本的数码产品上得到体现。
  近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DC市场麻烦不断,索尼CCD质量事件、产品召回风波,佳能CCD质量事件、尼康电池危机,日本电子企业在一连串的丑闻后,产品信誉度大幅下降。
日本电器企业在自戕之中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东芝2005年在中国笔记本市场销售排名仅在10名左右,且只有大约6%的市场份额;在空调市场,2005年中国空调销售报告显示日本空调全线亏损,日本品牌全线出局。
曾经被日本家电生产企业普遍看好的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如今处于萎靡状态。索尼、日立、东芝等在整个2005年齐刷刷地引爆价格“跳水”大战,却将自己置于“未来想要涨价没人买,不涨又无法维持运营”的尴尬境地。
技术一直是日本企业炫耀的资本。然而,占领市场,不仅仅是靠技术就能做到的!日本企业该小心注意自身的本质问题了。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