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
PC市场已经越来越像寡头市场,而联想与惠普正在中国上演双雄争霸。
从2005年底开始,惠普改变了原有的渠道策略,并推出了2999元的台式机以及4999元的笔记本等低价产品,将渠道深入到了四、五级城市,开始与联想、方正等中国PC巨头正面交锋。
近日,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联想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到惠普和戴尔,特别是惠普正在将全球资源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
“惠普现在的策略很适合本土化。”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翀认为,惠普渠道策略的改变以及坚持分销、直销并重的双重销售模式,确实给他们带来很多变化。
产业动荡中的寡头竞争
2006年,PC市场暗流涌动。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陈绍鹏认为,由于PC的利润越来越薄,PC企业的规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行业里的整合在加剧。不仅是联想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还传出海尔等要收购方正科技。
夏立称,PC方面技术竞争加剧,也是导致寡头竞争的原因。“我们统计了一下,2006年的研发工作量相当于以前两年甚至是三年工作量的总和。”之所以突然出现这么多研发工作,是因为上游的CPU和操作系统厂商技术切换的速度超过了以往。
2006年,英特尔和AMD都推出了双核以至四核CPU,使CPU不再像原来只强调高主频,由于两大CPU厂商的竞争加剧,使PC厂商在技术研发上变得越来越难以应付。“CPU过快切换,导致PC厂商越来越难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夏立称,新的CPU出来后,主板得换,软件得重写,所有的应用得重测,甚至机架、机箱结构都得重新设计,使PC厂商这一年下来非常劳神。
“两家CPU厂商的竞争引发整个产业的震动,这是非常明显的。”夏立称,“比如我现在正使用着一个CPU,但是第二天发现新的CPU多出或少了几个脚,就得重新做一块主板,然后使用这个主板搭配新CPU,这就是研发的工作。”
夏立认为,由于英特尔和AMD两家CPU厂商都在变化,使PC厂商的研发难度加大,导致PC厂商的工作量比以前要大了很多。
其实,2006年的变化不仅仅只体现在CPU,还包括内存、显示技术和操作系统都在面临更新换代,都对PC厂商造成了很大影响。
而所有这些变化,只有那些具备一定技术储备和反应速度快的厂商才能获得很好的市场回报。夏立称,PC产业已经越来接近寡头市场。
记者了解到,现在联想做市场分析时,台式机基本上只看国际厂商,由于与其他的国内厂商的差距在拉大,对于联想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在笔记本电脑方面,一类是惠普和戴尔,另外是台系和日系。
争霸区域市场
如今,在以中心城市为主的一、二级市场上,PC格局已经相对趋于稳定,而三级以至更下面的以县城和中小城镇为代表的四、五、六级市场,则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这些市场上,联想、方正、同方等国内PC厂商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布局,但是,惠普对三到五级市场的投入力度已经明显加大。
李翀分析,在三到五级市场和大客户采购等方面,虽然惠普不具备联想、方正等国内品牌所拥有的资源,但是他们的努力开拓使这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根据IDC对中国PC市场2006年第三季度的最新调查,联想的市场份额达到36.2%,比上季度的35.7%增长了0.5%,而比去年同期的35.1%上升了1.1%。按联想方面的说法,其中在五六级市场4-9月同期增长率更是达到了42%,远超年初预估的市场平均增长率的21%。
而来自惠普的数据称,在中国惠普电脑连续16个季度超过35%的高速增长。2006年整体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市场增长速度,其中笔记本超过56%的增长速度,台式机超过23%,工作站超过63%。
夏立表示,由于一到三级市场相对已经比较饱和,因此联想的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五、六级市场的贡献,而联想也借助奥运TOP合作伙伴的身份,在五、六级市场进行了很多推广。夏立称,五、六级市场是教育营销,品牌的影响是用户选择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不仅仅是低价。
惠普相关人士称,2005年12月以来,惠普成功地实现了区域拓展,并推出了针对区域市场的相关产品,并且把服务从原来的200个城市增加到288个城市。“如今,惠普已经将拓展的重点从大城市发展到了三到五级市场,并且推出了贴近这些市场的产品。”该人士称,由于很好地把握住了区域市场,使惠普在中国已经连续16个季度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
在区域市场上,惠普的策略是:在一、二级城市主推高端产品,其余的市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端以外相对低端的产品,去占领市场。另外,据了解,此前将主要精力投入在一、二级城市的惠普商用系列PC,最近也已经开始向四到六级城市拓展。
据联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近来他们注意到惠普正在细分市场上出一些比较极端的招数。像笔记本电脑来讲,去年从年初开始一直到年尾,他们都在推非常廉价的产品,并且以非常低的价格去争取客户订单,对市场都已经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