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贝尔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唤起我们的是审美感情而不是日常生活的感情,这样,艺术形式与情感的合而为一,亦即形式即内容。
日韩两国棋界每年都有围棋大奖,这是一种艺术秀。
记得2005年初,韩国2004围棋大奖揭晓时,崔哲瀚九段第一次获得最佳棋手奖,李昌镐则获得了最有人气的男棋手奖,其他奖项亦各有归属。
没有获得最佳棋手奖,李昌镐一点都不感到沮丧,他说,如果他投票的话,他也会投崔哲瀚一票的,他感到最为高兴的是棋迷们还那么喜欢他,依然投票选他为“最有人气棋手”。2004年,当他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时,他甚至说出了“能得到这个奖比什么都高兴”的话来。
对一名棋手来说,还有什么比“最有人气”这样的评价更引以为豪的呢?
想一想那么多棋界中人在盛典中出场,依次领取各种奖项,先不说他们会因此获取多少奖励,仅仅是众目以瞩之下,举起奖杯那一刻就足以令他们心潮澎湃。作为职业棋手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还有作为一个围棋项目的归宿感,在那一刻肯定涌上在场每一位棋手的心头。
这样的奖励,这样的形式,又岂是单纯的奖金激励所能等列。
围棋是一项特别能在形式上大作文章的竞技艺术,相比之下,围棋大奖还只能说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秀”。在日本,围棋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哪种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头衔的棋手才有资格使用特别对局室,获得什么头衔后必须改名、才能在公开出售的扇子上签名,什么比赛中棋手要穿上和服,获得头衔后要举行就位式……诸如此类,不一而同,这些看似繁琐、实则韵味十足的围棋礼仪一方面透射出了日本人在对待自身传统的执著,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围棋充满了一种“道”的光芒,也使得围棋这项艺术竞技充满神秘与高雅。一句话,令人神往。
在一次次感受着日本围棋中的清、洁、雅、寂等深刻的文化内涵时,是不是也在感受着一种围棋艺术之美?在失去了一些看似繁琐、毫无用处的传统仪式后,围棋的艺术性在日渐没落,有沦落为普通竞技之嫌。
当今中国举行的一些围棋赛,哪怕是决战,都有忽略文化气息之嫌。对局室普普通通,棋盘棋子简简单单,棋手着装随随便便……虽说下棋最关键的是能赢棋,但在失去了形式美感之后,围棋就有失去传统与艺术之忧。
围棋既也是艺术,那么,就一定要有与之相配的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