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沙皇”竹中平藏大臣和官产学各界改革精英接受《财经》专访,讲述如何终结“失去的十年”,以及经济复苏的秘密
两个月前,10月8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封面文章”和“特别调查”的方式发表长篇报道,题为“太阳也会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文章从国际权威观察家的角度,认定了日本经济正走向稳定复苏,并介绍了日本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革。
文章引起的震动一如16年前的1989年。那一次,《经济学人》的封面标题是“太阳也会西沉”(The Sun Also Sets)。
在此前——当然更多地在此后,西方的主要新闻媒体刊登了大量关于日本经济复苏及原因分析的报道,日本已经和即将进行的结构改革,更成为新闻焦点。“日本人回来了”、“日本黎明”、“太阳终于升起”等醒目标题频现报端。
与舆论相同步,就在《财经》记者专访竹中的前一周,12月14日周三,日本股市突破15000点,达到五年来的新高。同日,日本央行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日本企业景气状况的业绩判断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升势。而在周一,日本财务省发表的“对内对外证券投资状况”报告显示,2005年前11个月,外国投资者在日本股市投资创下历史新高。至此,在日本国内外,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拾经济升势,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目前,据各种权威性预测,日本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将在2%至3%。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增长速度。
日本经济复苏始于2003年夏,其间步履缓慢,进进退退,经历了辗转徘徊的2004年。然而,至2005年8月以来,稳定复苏已经成为日本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稳定复苏之源,正是五年来坚定不移的改革。
“他们改革了这么多年,现在是开始收获了。”香港金融界资深人士、目前担任着汇丰银行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主席的史美伦女士在新近考察日本一周后,对《财经》有此感言。
*****
无疑,在多重意义上,日本经济值得中国人关注: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复苏前景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全局;日本曾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视为“日本奇迹”,此后又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衰退,被称为“日本病人”,其间的教训和经验有着普遍借鉴意义;“日本式资本主义”、“主银行制”和“邮政改革”等概念,过去和现在一直撞击着中国改革的政策设计者和操作者,显示出日本模式之于中国的高度相关性;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上依存度相当高,而政治关系又正面临艰难局面——如此等等,还有许多。
正因为此,《财经》无法满足于简单的数据和结论,更希望获得对于日本经济复苏和改革的权威性解读。在长期追踪研究的基础上,《财经》记者于去年10月和12月两度赴日,在东京、大阪等地采访了官、产、学各界十余位重要人士。
采访日本政府阁员的安排照例较为困难,而我们选中的竹中平藏,可谓日本内阁最重要的经济官员之一,被称为日本的“银行沙皇”(banking czar)及“日本改革首席运营官”(COO),更增加了约访的难度。此次采访,直至我们日本系列采访的最后阶段方始完成。
所幸,有近两个月的其他采访所获,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问题;且采访事前约好用日文采访加现场翻译,时间为一小时。但采访中,竹中改为与我们直接以英文交流,无形中获得了更多的时间,记者带去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回答。
*****
据说,在2001年4月,竹中平藏被任命为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时,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一番震动。
竹中平藏本出身学界,原为无党派人士。他1973年从日本著名的一桥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在日本开发银行和大藏省从事研究,1989年受聘为哈佛大学客座副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在日本庆应大学任经济学教授。以如此民间身份、学术背景一跃入阁,在日本政坛极为少见。当时在自民党内政治根基远未夯实的小泉纯一郎做此选择,更令人意外。
然而,跻身政坛后,竹中五年来一直是日本改革最主要的执行者,凭其坚定信念一步步获得改革成功。从经济财政政策大臣至经济财政政策兼金融大臣,直到今天的总务兼邮政民营化改革大臣,竹中的政坛生涯也曾几度遭遇危机,屡次因强硬的改革举措受到反对派的攻击。小泉虽备受压力,却在前后三次内阁改组时均坚持重用竹中,一次次将其置于改革锋线。
我们对竹中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由于兼具经济学家和日本改革主将的双重身份,竹中对所有记者事前精心准备的问题几乎都能迅速作答,显出既有切身感受又有理论思考。
“我觉得作为专家和经济学家,能为国家的政策制定做出贡献是很幸福的事情。我希望继续做这样的贡献。”在《财经》采访行将结束时,竹中如此表露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