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这几天,记者时刻感受到这个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在记者住的宾馆附近,就有一个汉语学校,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高架桥旁边。而在日本的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海报栏里,记者看到“中日韩舆论环境研讨会”的告示,因为场地小报名人数多,这个会议不得不限定入场的人数。
在东京留学的赵小姐告诉记者,日本曾经两度掀起汉语热,第一次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政治、经济都开始解冻,很多日本人抱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学习汉语成为当时的时髦。这几年中日政治关系出现了一些障碍,但是经济上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很多日本人开始抱着实用的目的学习汉语,因为掌握这一语言工具,进入一些外贸公司就非常有优势。她告诉记者,教日本人汉语就是她课外打工的一部分。
“甚至会有一些家庭主妇想学汉语,但她们的目的很简单,希望看懂华文的电视剧,最起码能听懂《流星花园》的主题歌。”赵小姐笑着对记者说。
9日接受采访的大阪的山本玉岭老先生也告诉记者,在他们家乡,汉语学校的学生数量一直都很稳定。
除了语言的教学,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关心还体现在其媒体上。事实上,日本媒体对中国的介绍已经很细致,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海”更是被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在昨天下午两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当地NHK的第7频道就播出了三档有关中国的新闻或者节目。
其中一条新闻说,上海的高收入阶层对日本的海参情有独钟,聚餐的时候很喜欢点这个菜,因为这个食品营养高、脂肪低。另一条新闻则详细介绍了上海的手机普及率,甚至不厌其烦地告诉日本的观众,在上海怎样买卡给手机充值。
还有一档娱乐类节目说,广东的汤为什么煲得好,跟他们砂锅的保温性能很有关系。为了增强说服力,这档节目居然找来一个广东的土锅和一个在日本便利店买的砂锅进行比较试验,发现冷却一段时间后,广东锅里的温度仍然要比日本砂锅高5度。
无论两国的关系是平稳还是颠簸,这种关注本身都可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因为只有两国人民愿意去了解对方,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