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6月25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模拟运算,从夸克层面验证了在质子和中子之间起作用的“核力”,从而在更基础的层面验证了汤川秀树介子论的正确性。
日本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介子论。他认为,质子和质子间、质子和中子间、中子和中子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力,他把这种力称作“核力”。汤川秀树指出,这种“核力”是由于交换一种名为“介子”的粒子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而现代物理理论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3个夸克组成的,并且认为“核力”源自夸克的运动。但是,以描述夸克运动的法则——量子色动力学为基础,计算“核力”的产生,需要庞大的计算工作。
日本媒体报道说,筑波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借助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超级计算机,计算一对质子和中子所含总计6个夸克的运动。经过4个月的运算,成功以量子色动力学为基础推导出了质子和中子之间的作用力。
科学家们此前已通过各种实验证实了汤川秀树介子论的正确性。研究小组认为,介子论产生时人们还未发现夸克,此次研究是利用夸克理论对介子论进行的一次成功验证。
据悉,相关论文将发表于本月29日出版的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