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防震救灾体系让日本人不怕大地震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更新:2004-10-28 8:39: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10月23日傍晚,一场里氏6.8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中部的新潟县,并强烈震撼了东京地区,其后又发生数百次余震。截至25日中午,地震已导致至少24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并造成了大范围的房倒屋塌、路断桥毁、停电停水,甚至连著名的“新干线”高速铁路都发生了列车出轨事故。

  然而,本报记者发现,面对这场严重的天灾,日本民众却没有恐慌、混乱,而是异常镇定、沉着,社会秩序有条不紊;日本政府则以极高的效率,组织实施了抗震救灾行动。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大地震呢?

  强震袭新潟 东京也在颤抖

  深秋的东京,夜幕降临得很早。23日17点56分,记者在位于东京市区的住所里突然感到房屋摇晃,家具也在抖动。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所以,长驻东京,记者也像日本百姓一样,对于地震,已经“久病成医”,只要根据房屋、家具摇晃的情况,便基本可以判断出受到了几级地震的打击。23日的地震确实不同凡响,整个房子就像突然启动的汽车,发出低沉的轰响和咯吱怪响,天花板上的吊灯也大幅摇摆起来,记者估计地震最低也有4级。

  果然,过了一阵,打开电视机,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已经在报告:地震发生在日本中部的新潟县境内,达到了里氏6.8级,波及到距震中约200公里的东京,强度仍有4级。由于这次地震的震源较浅,因此是一次破坏性非常大的地震。有地震专家在电视上向观众描述新潟人遭遇地震时的可能情况:在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中心区域,人们在屋内几乎已无法站立,只能靠爬行移动,大部分未被固定的家具会跳动着移位,甚至倒下;抗震性较差的建筑会出现裂痕或者倒塌。

  由于地震发生时天已黑,电视台不便拍摄,东京及日本其他地区的民众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在电视上看到地震的惨状:原本美丽宁静的新潟风景区变成了灾区,房塌了、路毁了、电停了、水断了。最悬的是“新干线”——正在以210公里时速飞驶的“朱缳325号”高速火车,其自动感应器在地震时立刻制动,由于惯性,列车用了近两分钟才停下,结果列车一头一尾出轨,万幸的是并没有倾覆,车上151名乘客也无一受伤,但列车停在了距离地面13米高的一座高架桥上,万一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镇定对灾难 日本没有恐慌

  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日本大多数老百姓却一点都不怕。新潟地震发生后,很快,日本NHK电视台就播放了架设在东京闹市区街头的多架摄像机拍下的镜头,人们可以看到地震时街面都在晃动,带着镜头里的万家灯火也跳跃着,摇摆着。然而,大街上的行人却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里依然人头攒动,看不到一个人东张西望,惊惶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小叫,就像没发生地震一样。

  次日早晨,记者又在电视上看到了异常镇定的新潟人:由于部分道路塌陷,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灾害现场,成群结队的受灾者在寒风中只是静静等待,默默地采取着自救措施;从人们的表情上,很难区分出谁是灾民谁不是灾民,他们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失去房屋、财产甚至亲人的现实;刚刚从脱轨的“新干线”列车上被救下来、还困在附近一座车站里的旅客,竟然有许多人面带微笑,向记者描述地震时的遇险场面。

  高效施救援 官民默契配合

  新潟地处山区,秋天的气温要比平原地区低得多,对灾区的救援成了日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地震发生3小时后,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就呼吁日本自卫队给予紧急支援。自卫队出动了30多架直升机四处搜寻被困人员,救助伤员、老人和孩子,帮助运送食品和饮水。日本政府也立即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日本警察厅设立了以警备局局长为首的“灾害警备本部”。日本媒体也行动起来,进行了实用性很强的报道,比如NHK的教育频道从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播放寻找受灾地区的亲朋好友的信息。

  在新潟各地,许多老人和孩子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医院里虽然躺满了受伤人员,甚至有的医院还停了电,但是医护人员都在尽心尽责地为伤员治疗;许多商店、超市的货架全倒了,满地狼藉,但是营业员将食品清理出来搬到路边,向人们销售;有的饮食店在路边支起锅灶,免费向灾民提供做饭的地方;有的地方山高路又断,人们就聚集在山上,一起烧火御寒,等待救援。

  临危而不惧 靠的是防震救灾体系

  数百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日本现在的大小岛屿。日本东海岸面临太平洋的一片极深海域,如今这一带海底仍不安定,因而日本成了地震多发地区。

  在这块经常晃动的岛屿上,“久经沙场”的日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地震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震经验,所以面对地震往往比其他国家的人要镇静得多。同时,日本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投入了巨资,这也是日本人不怕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除此之外,日本科学家还在一些海域的水下2000米的海槽上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

  另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长期以来,日本在建立城市防灾体系的工作中,始终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公路、铁路、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与安全性上。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只要稍微开阔一些的绿地都会被政府划定为灾难来临时的“缓冲地带”。在记者居住地的附近就有一处小小的公园,其入口处插着一块“地震避难所”的牌子。

  防灾意识强 地震演习是家常便饭

  1995年1月17日,日本遭遇了里氏7.2级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强化了防震抗灾措施,不仅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制定了地震防灾策略,还提高了建筑物抗震的标准。

  此外,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们亲身体验地震。这些地震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供人们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因此,对日本国民来说,强烈的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一般的住户都很清楚所住居民楼的防灾紧急通道;在居家布置时,易倒易碎的物品通常不会搁置在无遮挡的地方;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人们都习惯关闭煤气总阀。

  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果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处处着眼于防灾,加强危机意识。( 《世界新闻报》驻日本记者 孙建和)
 
    世界新闻报    2004年10月27日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打造优质产品,美的工匠极致追

    探访东京近郊“老电影海报街”

    日剧《世界上最难的恋爱》收视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