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浅谈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07-11-28 17:54:0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战败初期的日本可谓是工业萧条,农村凋敝,遍地焦土,满目创痍。当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美国大兵踏上日本土地之时,日本人不仅精神上的平等受到彻底摧毁,物质生活也到了最低点!

  劫后余生,痛定思痛,日本就是从这样的一堆废墟中挣扎了过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富甲天下的民族。战后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局面如今已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所替代。虽然目前的日本经济开始在走下坡路,但这丝毫不能否定它曾经取得的光荣。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朝鲜战争帮助了日本,是美国的援助挽救了日本。这样的说法既不全面,也有失公正。试想一下,一个人口密集度如此高的岛国,土地面积小于美国的加里福利亚,自然资源奇缺(100%铝矿石、99%的石油、98%的铁矿石和66%的木材均需要进口),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居然成为世界数二的经济大国,仅仅依靠外在的帮助是办不到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兹拉·沃格尔是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当过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日本名列第一》书中,他根据长期对日本的考察,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把美国和日本的现状作了全面的对比,指出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已落后于日本,呼吁美国应拜日本为师,急起直追。沃格尔的呼声打破了美国梦的温馨,也深深刺痛了美国人的自尊心。一时间美国各地纷纷请沃格尔去讲述日本的情况和经验,《Z理论》、《日本的管理艺术》等标榜向日本学习的书籍接踵而出,并一本本成了畅销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掀起了一股日本热。

  在这些研究中,他们认为日本人比美国人更懂得怎样管理企业;认为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在管理的“硬性”因素方面——战略、结构、制度——非常相似。主要的差别在于“软性”的因素——技巧、作风、人员和最高目标。因此,他们认为美国的企业界要迎接日本的挑战,必须向日本学习他们的管理艺术。

  具体地说,学习什么?以下三条经验值得重视:

  首先,必须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的经营资源思想。日本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公司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是对职工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投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所以必须争取让员工立足于长期为企业作贡献。另外日本企业注重创造灵活的组织环境和优胜的文化格局,使企业内外信息交流畅通,并重视家庭主义式的集体行动。

  其次,日本企业的组织特点是管理者以自主责任作为领导原则进行经营管理。企业策划人员首先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向管理者提出计划和建议;制造部门积极生产、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营销人员的任务是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搞好服务;财务部门则积极提高资金效率,通过低成本筹措资金、灵活运用资金来满足经营需要。这当中生产车间和营销部门是企业的两大支柱。日本的大公司还流行事业部制。所谓的事业部制即按各自的市场及产品来组成几个自负盈亏的责任核算单位制度。事业部制有利于各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按产品的专业门类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强了各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并通过目标管理体制来评介事业部长的经营业绩。

  其三,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一是组织灵活,富有弹性,适应性强,二是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每个员工的工作划分不细,扩大了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成为多面手。三是要求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较高,力求行行通,具有广泛的知识,综合能力强并有牢固的理想和信念。四是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和组织的作用。作决定需较长时间,但一旦实行起来则很迅速。五是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尽量满足雇佣员工的生活安定感,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当然如果仅仅把这三条当作日本企业成功的全部理由,尚显得不全面。在看得见东西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保证外在机制运作成功的文化特征,总结起来有五点:

[1] [2] 下一页  尾页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熊本熊震后首次现身东京 卖萌感

    日清推出“世界杯面选举” 纪念

    不二家巧克力点心内疑混入橡胶

    奥巴马来广岛,安倍去珍珠港吗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