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与日本代表团成员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
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12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共同主持对话。曾培炎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日两国存在着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面临着新的合作机遇。双方应本着战略互惠、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共同开创两国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美好明天。
曾培炎首先介绍了中国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和经济发展思路。关于中日经济关系,曾培炎说,中日经济往来源远流长,特别是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和政府间资金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实践证明,中日经济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实惠。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日本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不断进步。
曾培炎指出,当前中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边贸易增速有所放缓,商务环境尚不够理想,技术合作存在障碍,日本对华投资出现波动。他表示,中方愿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他强调,日方应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贸易条件、高新技术出口、人员往来等方面考虑中方关切。
曾培炎说,展望未来,中日经济合作大有可为。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积极客观地看待彼此发展,努力构建商品服务并举、产业分工合理、要素结合紧密的经贸合作新格局;全面推进双边、地区及国际经济合作,为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贡献力量。曾培炎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推动能源环保领域合作。在能源开发利用与节约、污染治理、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植树造林、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加强相关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加快实施节能环保示范工程,积极探讨资金、项目合作的有效方式。
二是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充分运用中日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合研究报告的成果,改善各自贸易投资环境,开展产品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对话与磋商。扩大双向投资,积极推进大型项目合作。
三是密切两国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各类企业在技术转让、市场共享、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两国企业应增进沟通了解,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
四是加强全球和地区经济事务合作。两国应就宏观经济形势经常交流看法,扩大在防范金融风险、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等问题上的磋商,加强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协调。积极推动本地区各国在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环保等领域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开放的区域合作格局。
高村正彦在致辞中表示,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日中经贸关系。日中两国经济相互依存,互不可缺,互利双赢,这对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首次日中经济高层对话的举行,是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契机,是双方从经济层面构筑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举措,这对推进日中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日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进一步加强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的合作,继续深化日中经贸关系,为推动本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与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启动了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本次对话的主题是“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双方围绕宏观经济政策、节能环保合作、贸易投资合作、地区及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对话积极务实、友好坦诚,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流通物流等领域合作,以及共同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加强东亚地区经济、财金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对贸易投资合作中双方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中方代表团主要成员有:外交部长杨洁篪、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财政部长谢旭人、农业部长孙政才、商务部副部长陈德铭、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等。日方代表团主要成员有: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大田弘子、环境大臣鸭下一郎、农林水产大臣若林正俊、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等。 (记者杜海涛)
《人民日报》 ( 2007-12-02 第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