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做东西”的能手,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的质量战略曾经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一场变革。然而从90年代起,日本经济持续10年低迷,传统强项制造业也遭到严重的挑战。但是在这10年中,日本的制造业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进行着艰巨的企业和技术重组,并做大做强了一批新兴产业。
今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了《新产业创造战略》。文件认为,数码家电是日本新兴产业的代表。到2010年,数码家电的国内市场会达到17.5万亿日元,世界市场规模将达到96万亿日元。从原材料到成套产品,日本国内广泛分布着相关产业,更新换代能力极强。观察日本制造业的变化可以发现,正是以世界信息革命为契机的技术研发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75%的企业准备大幅提高本年度研发经费
由于“中国特需”拉动了日本出口大幅增长,日本制造业的收益水平稳步恢复。据预计,本年度仍将确保与上年度相比约13%的收益增长。随着业绩的恢复,研究开发的投资也在逐步回升。《日本经济新闻》最近对4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研发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5%的企业准备大幅提高本年度研发经费,55%的企业计划今后5年内每年逐步提高研发经费的比例。被调查企业的本年度计划科研经费总额达9.1万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是1999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其中数码家电行业的研发经费高达4万亿日元。
企业最高研究职务的待遇高于企业最高领导
新产业的研发系统有三个新变化:首先是研究人员待遇的改善。近几年,由于技术发明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研发人员状告企业的事件增多,这已经引起日本企业的高度重视,松下、东芝、理光等企业正在研究对单项技术的发明给予高额奖金的措施。一些大企业也调整了科研人员的待遇和报酬,使得研究系列职务的待遇一般要高于同等系列的行政职务,而最高研究职务的待遇甚至高于企业的最高领导。
企业研发注重环保与长远利益
另外,研发工作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环保形象和长远利益。2001年日本《家电再利用法》问世之后,循环利用成为一些企业的环保“招牌”。富士施乐公司对废旧资源循环再生的研发下手较早,他们在1995年就开始进行产品回收生产,至今已经回收了20万台复印机和打印机。今年夏天,富士施乐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树脂材料,用这种材料做出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回收利用率,几乎可以达到“零废弃”的目标。而由于现在的产品价格里打入了部分循环利用的费用,循环生产这一块实际已经从赤字转向了黑字。
由各知名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联合研究的“集中研究”方式成为新趋势
最后,产、官、学合作研发的趋势也日见明显。过去日本政府主导的研究项目,一般都是采用向多家企业和高校提供研究资金的方式,研究往往也是各行其是,最近则开始采取各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联合研究的“集中研究”方式。这种开发方式可以将各公司的技术与经验集中到一起,加快技术突破的速度,为日本企业与海外企业竞争赢得时间。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帮助大学培养精通制造业高科技的年轻人才。8月1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一项“中坚人才培育计划”。从明年开始,该计划将派遣理工科的大专院校学生去企业实习3—6个月,在生产第一线学习制造业技术。目前日本制造业的大部分技术人员都是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即将相继退休。为维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学必须培养出毕业后马上就可熟练工作和进行研发的技术人才。这项计划即着眼于让学生真正掌握生产技术,为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科技人才打下基础。(曹鹏程)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20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