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9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快速增长,达4706.39亿美元,较去年末增加673.88亿美元
●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止,我国外汇储备为5145.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而较去年底增加1112.87亿美元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最近发表文章讨论中国外汇储备问题。文章称,应正确解读中国外汇储备的巨额化问题。
文章认为,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居世界首位的日本外汇储备比中国多70%,但比较经济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可知,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相对而言远远高于日本。中国外汇储备之所以迅速增长,是因为在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需求增长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购买了美元资产。
为维持固定汇率而增加外汇储备,这令人联想起1美元兑换360日元时的日本的经历。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前半期,日本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其后日本向浮动汇率制过渡,致使日元大幅升值。通常一个国家长期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后,货币都会有增值倾向。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日本仍维持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汇率水平,日元实际上已经被估便宜。结果,日本项目收支常常从赤字状态转为盈余状态,外汇储备在5年间增长了8倍。
但是,当时的日本与今天的中国存在根本差异。当时日本外汇储备增长主要得益于贸易方面的变化。因为货币相对便宜,提升了出口价格竞争力,使出口猛增。在资本交易方面,资金流出和流入都不活跃。
中国在经常项目收支上也保持着盈余,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只有1%—2%,幅度不算太大,可以说,大量直接资金的流入是构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因素。中国与当时的日本不同,对内直接投资限制放得较宽,而世界的直接投资动向也与当年完全不同。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外汇储备开始增长直至最近,其获得的累计直接资金流入,比累计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高出1倍。此外,2002年以后,由于出现人民币升值传闻,地下资金也流入中国。同时,中国的资金流出(对外投资)尽管最近慢慢放宽,但限制依然较为严格。
有人认为,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意味着人民币实力被过低估计了。根据这种观点,放宽货币干预,人民币就会升高,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把人民币提升到符合其实力的水平。但是,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太大。
最基本的解决办法是,纠正目前不正常的资金流出流入结构,为将来汇率灵活化开辟道路。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直接资金投入,不应该对此加以抑制。倒是需要放松目前的对外投资限制,促进资本交易自由化。
但是,如果一下子把对外投资限制放得过松,造成大量资金流出,那么本来就有巨额不良债权而且很脆弱的国内金融系统有可能更加脆弱。要改变不正常资金流出流入结构,中国就必须从根本上强化国内金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