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个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
各个周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联呢?这不仅关系到对各个周期自身的认识,也关系到对未来的判断。
关于各个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乍一看,似乎第一个周期与第三个周期,第二个周期与第四个周期有些相似。因为,第一个周期和第三个周期的日本都是在外压下开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如前所述,明治维新是在萨英战争和下关战争失败后经过反省而实现的;战后改革则是在美国占领军的强迫下进行的。而且,明治时代和战后的日本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前者成为东方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后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第二个周期和第四个周期则都是在成为大国后一方面面临着新的选择,一方面又受到较大的挫折。前者在日俄战争后失去了国家目标,并出现了新的摸索,但在20年代后遇上了接连不断的危机;后者在90年代以来也出现了对未来日本发展方向的各种探索,但也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遇到战后以来、也是成为经济大国以来的最大挫折。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在第一和第二个周期之间,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关联。即比起第一和第三、第二和第四个周期的相似性来,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内在联系更为深刻。也就是说,前两个周期走的是一条偏重于对外扩张的富国强兵路线,而后两个周期走的却是、或极可能是一条和平发展的路线。
例如,在第三个周期的前期,在国内方面,1913年发生了大正政变,民众的宪政拥护运动打到了军阀桂太郎内阁;1918年成立了以政友会总裁原敬为首相的政党内阁;从1924年第二次护宪运动到1932年出现了政党内阁时代;1925年普选法成立,男子选举权得到承认。在国际方面,1920年国联成立的同时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1921年日英同盟废除,日本参加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成立;1922年加入9国条约和海军缩小军备条约;1930年,加入伦敦海军条约。根据上面的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此时的日本确实存在国内推进民主化、在国际推行协调外交尝试的势力和努力,日本也存在着选择一条与明治时代不同道路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这同一时代还存在着一些同样重要的事实:在国内,1921年政党内阁总裁原敬被暗杀,1925年在通过普选法的同时公布了治安维持法,在危机不断加深的状况下,暗杀、政变不断,逐渐向法西斯主义体制滑行;在国际上,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21条,1928年挑起济南事件,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
也就是说,就是在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出现了重视国内问题和采取国际协调势力的第二个周期的前期,日本的国家机器仍是在富国强兵、对外扩张路线的基调之下的运转着的。尽管当时存在着坚持还是修正明治以来路线的争论和斗争,从理论上来讲也存在两种可能性,但民主主义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明治宪法体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根除军部借天皇名义操纵政治的可能性。国际方面的协调,也同样是在维持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的协调,不可能做到对明治以来路线进行彻底改弦更张。可以说,靠强兵富国的方式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的,这种思维惯性仍占据很大的优势。所以,一旦形势变化,坚持明治时代以来路线的势力很容易控制局势。
同样,90年代以来,日本也出现了各种关于日本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和争论,其要害是坚持战后日本的发展路线,还是清算和否定这条路线。在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现在也面临新的选择,也存在两种可能性。纵然,从“普通国家”论的流行,修改战后宪动向的高涨,战后出生世代的历史反省意识的淡薄,民族主义、大国意识的增强等,我们可以嗅到反战后的浓烈硝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对日本修改国家的发展方向仍存在种种限制,日本国民不可能轻易抛弃战后和平发展路线所带来的实惠,战后50年的民主主义教育也留下很大的功绩。因此,从与第三个周期有着深刻关联的角度出发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在未来的第四个周期,坚持战后和平发展路线的可能性会更大。
从上面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第二个周期虽然产生过否定第一周期路线的可能性,但基本上是处于第一个周期的延长线上的;同样,第四个周期虽然也存在否定第三个周期路线的可能性,但基本上也处于第三个周期的延长线上。也就是说,历史的车轮在行进时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力的作用,自己是很难改变方向的。而使日本历史的车轮改变方向的两次,即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都是由于外力的作用。所以,正如大正民主主义没能改变日本历史的方向一样,冷战后日本的变革也不会简单地改变日本战后得以发展起来的路线,除非日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出乎意料的突变。
第二,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周期、第三和第四个周期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第四个周期与第二个周期存在某种相似性,即两者都具有成为大国以后,在出现了新的选择的可能性的同时,又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即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和面对挫折,是两者的共同课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步入歧途。第二个周期,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加盟帝国主义俱乐部,成为五大国之一。但由于没能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国际上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利益冲突这两方面的矛盾,终于在国内走向了法西斯体制,对外则退出国际协调体制,走上了战争的道路。问题在于当时的日本无限制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错误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盲目自信,结果导致失败。第四个周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的问题。
四、21世纪日本发展的可能性与课题
当然,历史不过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所留下来的轨迹,历史的发展要由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来实现。
那么,从与现实相关联的角度看,21世纪的日本存在什么样的发展可能性与课题呢?
第一,政治大国的可能性及其课题。什么是政治大国?标准并无定论。如果从经济基础、军事实力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看,21世纪的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应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成为什么样的政治大国。在这里日本面临着以下几个课题需要解决。首先,利益与理念的关系问题。战后以来,日本在外交方面给世人留下了一味追求自己利益,无原则、无理念的印象。日本要成为象样的政治大国,发挥与其地位相称的政治作用,首先必须拥有相应的理念。其次,日美关系与与其他国家关系的问题。出于利益关系,日本战后一直坚持日美基轴,今后也会坚持下去。但是,为了回避其他国家的批判,时常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如何保持日美关系与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平衡,保持大国外交与小国外交的平衡,是日本难以解决的课题。再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的问题。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对历史的认识也说明了现实中所取的态度。日本要充当让亚太国家放心的政治大国,坚持反省过去侵略历史的立场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保守政党一党长期执政的可能性及其课题。从日本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角度而言,保守政党一党长期执政还是符合日本国情的。另外,从现实政治的演变来看,自民党早晚会与其他保守政党合并。因此,保守政党一党再次长期执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党长期执政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社会的安定,但也容易带来政治的僵化和腐败,不利于竞争社会的形成。如何带领日本灵活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是以安定为前提的日本型政治体制的课题。
第三,经济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其课题。经济的长期萧条,使悲观论弥漫于整个日本。现在,日本政界、财界和企业界都认识到改革必要性,并大力推进放宽限制,引进竞争机制等各项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21世纪初期的日本经济有可能由复苏实现中低速增长。当然,经济结构改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也不会一劳永逸。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另外,人们意识的改革,也是将来的一个课题。即一方面承认60年代的那种高速发展已成为历史,同时也应对日本经济充满自信,因为毕竟日本有世界一流的制造业,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教育基础,国民的勤劳精神也还存在。
第四,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及其课题。在冷战后国际形势整体趋向缓和的条件下,日本仍坚持加强军备,并于今年通过“再定义”和“再调整”使日美安保体制进一步加强,这不能不让周边国家感到担忧。那么,21世纪前半期的日本会成为军事大国吗?笔者认为,由于日美同盟的制约,国际国内强大反对力量的存在,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曾有过沉痛的教训,也不合当今时代的潮流,日本在这个时期内成为军事大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尽管如此,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膨胀和右翼势力的推波助澜,也是日本今后应时常注意的一个课题。
最后,日本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合作。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发展路线一直与国际大环境有直接关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现在,日本的GDP约占世界的10%,不能想象日本垮掉了会对世界的繁荣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日本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创造和维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氛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不容推卸的责任。当然,这只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日本自己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和判断。
9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进入了大竞争的时代。这样,如果国际大环境不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日本又能够顺应这样的国际潮流的话,21世纪前半期的日本,即第四个发展周期的日本也将坚持和平发展路线,并能维持自己的繁荣。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