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与自费 在日本,原则上说人人都要加入医疗保险。有工作的要加入健康保险,保费每月在工资里扣除。没有工作的,包括留学生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如果年收入低,还可以免交80%的保险费。去医院看病吃药,个人仅负担医疗费的30%。如果是留学生的话,个人负担的大部分还可以在学校申请报销。公司职员,每月的医疗费如超过了7万日元的上限,超出的部分还可以全额报销。也就是说,一家之主生了重病住院治疗,短期内家属仍然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但是,住院做手术,或者是疑难病症的医疗费比较高,有时个人负担比较重,因此,一般家庭要再买一份癌症医疗保险,以防万一。加入了健康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生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但是有些医疗要自费。比如手术后换药用的纱布绷带,生孩子正常分娩住院都要自费,贵得惊人,出院结账时保证让你吓出一身冷汗。虽然生孩子时保险会给30万日元的补贴,但加上怀孕期15次的孕妇健康检查(超声波和胎儿体检),一般是1次5000日元左右。当然,医院和设施以及地区不同,收费也不尽相同,根据保险公司调查,住院生孩子的平均费用为41万日元。除此之外还有婴儿用品和孕妇服,百分之百会超支。所有费用加起来平均为60万日元。因此,当今日本社会孩子越来越少,许多年轻夫妇自觉“计划生育”,只生一个或干脆不要。
现代版的“扔婆婆” 在近代以前,日本的乡村生活贫苦,有些地方有“扔婆婆”的风俗。所谓“扔婆婆”,就是为了减少吃口粮的人口,乡俗规定将60岁以上的老人背到山里扔掉。如果不遵守习俗,那么全家都将被赶出村子,这将意味着全家的死亡。当然这在日本已经是古话,现在我们只能从民间故事中了解以往的风俗。
日本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长寿国家,本来老人就多,近年来出生率下降就更显得老人多。老龄化已经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古以来文明社会抚养老人有两种制度,一是子女抚养方式,二是社会保障方式。在日本,子女抚养方式以前也很普遍,但是随着经济的腾飞,核心家庭越来越多,老人能够依靠儿女照顾的越来越少,日本社会已由子女抚养方式转换成社会保障方式,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夫妇或者是独居的老人日益增多。身体健康的老人还好,如果患上老年痴呆症或丧失生活能力的话,只好送到老人院或请专业的社会福利工作人员照顾。政府的社会福利工作人员每周一般只能来探望两三次,周末和节假日要休息,有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子女为了图省事,将老人送进各类养老院,这样,老人院成了名副其实的现代“扔婆婆”的地方。私立的老人院大多修建在山青水绿且地价低廉的乡村,但是收费极高,仅入住费有的就要2000万元以上,而且每月要付20多万的生活费。因此,如果要进老人院,不得不变卖奋斗一生才得来的房地产,人的一生最终也就回到了原点。
社会保障方式虽然做到了老有所养,但是一般日本人平时又增加了一项开支。2000年,日本政府通过实行一项新的“介护保险”制度,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帮助卧床不起的或是患痴呆症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介护保险”规定,日本的中老年人,每月在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另外加缴一小笆钱,作为”介护保险金“。介护保险金缴多少,要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和收入情况来定。这样当老人需要生活帮助、康复护理时,所需费用的90%由”介护保险金“负担。
中产阶级还是中层阶级 20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了经济复苏期、高度成长期,最终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的腾飞,日本社会产生出最大的特点就是90%以上的人都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尽管
许多评论家撰文以各种经济统计
据对此种意识进行了批驳和嘲笑,有的说中产意识仅仅是幻想,有的则嘲笑具有中产意识的人好像在水中漫游的鸭子,外表显得优雅自在,但脚下却在不停地忙碌。实际上,在国际化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中,中产阶级的定义很难简单地界定。年薪金额、住宅面
、有无别墅都难于设定为标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90%以上的日本人与其说是中产阶级不如称作中层阶级。
句话说:日本是一个生活水准较为平均的国家,富有和贫困阶层的人数相对较少,其比率要远远低于美国。这就是日本的现实,而这个现实正在国际竞争的大潮中慢慢地转变。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