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我们要把它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在于我们的产品要出口,你的产品能够出口,尤其是轿车产品能够出口,说明企业的竞争力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质量水平都有相当的水平,广州正在做中国轿车工业没有人做到的,我们两个出后,一个是本田搞小型车全出口,明年底就可以投产了,出口到欧美,欧共体和亚洲,还有日本本土。并年这个企业就投产。
第二,跟丰田合资生产发动机,从05年1月份开始出口,20万台的出口,全出口。第二步目标我们又走出去了,广州生产的汽车,广州生产的发动机,广州生产的产品企业品牌打响了,不是单纯的外资品牌。
第三步,再增加技术含量,提升技术含量,可能在某一个时段,我们的自主开发包括整车的开发,一些零部件的开发等等,整车的开发在慢慢延伸。我们可能涉及到整车的开发,因为那个时候资金有一定的原始积累,技术笑话得差不多了,要偷的东西也偷得差不多了,第三步的目标完全可以搞自己的开发。现在世界资源的整合优化配制,现在很多外国的新的公司他的车身设计都是意大利的设计的,不是他本身设计的。只要我们有知识产权,我们一开始参与了,这也算我们自己的。
企业品牌的我们有三个目标,第一步实验了,第二步正在实施,第三步不远的将来我们肯定也会实施。
………
魏新:第一点,我们可以想想八十年代初期在我的印象当中家里头有一个日本的产品应该是家电的东西,你一定会很自豪,我们家的东西是日本的!因为我印象很深,凡是出国会带的指标都是有件的。一个指标大概一千多块钱。说明什么?说明你拿那个指标可以买到日本的产品,而且便宜。日本的产品有电视机、空调等等,数码相机也有,包括手机,中国的企业在我们的心目中,没有谁说我们买的电视机一定要买日本的产品,这点是大家看不到的。我们中国的企业跟日本的企业还差得太远了,我们在日本有一个公司,现在日本大概差不多三百多家报纸用我们的软件,我们的感觉日本的企业家非常严谨,他做的东西他在世界上就是精益求精,我在公司老跟我的员工讲,你到日本的酒店卫生间里面,他贴瓷砖都贴得像工艺品,在马路上看到马路边修的东西,水泥看完以后,你找不到任何瑕疵,这种精细欧美国家都不能比,日本企业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一个很根本的原因,日本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第一的,第二,日本员工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做事情非常认真。第三,前几天我去日本,《经济新闻》邀请我去作一个演讲,到那个地方很吃惊,以为只是日本的企业,香港、台湾、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都是周边国家的,没有中国的企业,我是被邀请讲演的。他们讨论的是中国的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和中国企业合作的问题。在那里面当时我下飞机晚了一点赶到会场,我是第二天讲演,他让说来说是有一个研讨,有一个日本的代表在讲,他说我告诉你们中国这几年经济,日本很谦虚,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我们日本应该向中国学习。其中有一个调研的结果,我后来说我不同意那个观点。他们讲中国的青年都想自己去创业,他调查的中国大学生,比如北大的大学生,80%的人想自己创业,我说你这话就是80%的人想当老板。而在日本只有10%的人想当老板,没有创业冲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我说这个观点是对的,反过来想,我问你一个问题,一个社会10个人有8个人当老板,这个社会正常吗?我们有一个说法不是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我说如果都想当元帅的话就没有工作了。日本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才有发展,如果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好高骛远,那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好处。如果中国有10%人都想当老板,那不见得都当老板。如果我们中国80%的人都想当老板,你做的东西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这是很重要的。我回来讲,你们都想当老板当然好,干脆你们不要在这儿做了,你们自己出去做好了。在心态上,你可以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你要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条件,你有这样的聪明才智,有经验了才可以。所有的人都这样的话我觉得中国人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度,缺乏对公司的责任感,我们和日本的企业还是有差距的。最重要的差距,日本的企业到目前为止都是有核心性的,我们没有核心性。
我觉得中国人没办法这么做,我觉得他是最好的作,但是不能够看到现实,我很同意这种观点。没办法,这跟没办法这种无奈背後是什么?是日本企业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有。现在汽车不说,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占也政策导向有问题。比如我们从家电行业,日本对中国的企业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家电,然后是汽车。其他的领域影响没有那么大,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欧姆龙,地铁进出口的票,你到日本看看他的地铁的感觉,跟我们的剪票完全不一样。日本的地铁非常先进。我从家电看,我们国家差不多在重复同样的怪圈,怪圈越来越小,周期越来越大。做到最后利率急剧下降,剩下个别的企业在活着,别的企业都死了。活着企业都是微利,但是给别人打工,大部分的钱给有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
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看中国制造。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提中国制造,又提WTO以后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制造基地。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从此中国就兴旺发达起来了。我们主要要看这个问题,外国东西来了我加工那是最早的,中国制造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有没有好处?太有了。我绝不否认这个好处,我觉得它的好处有这么几点。第一,它使得中国的经济规模GDP有了明显地增加。第二,它使得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它解决了中国大量的就业问题。第四,使得中国的企业学到现代企业的制造业系也的观念和技术。这四点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国的企业比较比较快。
我们反过来看,那个时候是一点点发展的,现在大家说机会来了,我们要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加入WTO吗?不是。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种转移,一种资源配制的转移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哪个地方能让资本带来最多的收益,它就会往哪个地方去,在制造领域也是如此。取决于三点,一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你的政策是否开明,你要不好他没人来。我们知道你都是中国,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没有人来中国呢?那个政治环境没人敢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政治环境有的好转,政策也非常优惠,最优惠的叫五免五减半,大家当然愿意来了,没有人愿意往打仗的地方投钱,比如伊拉克,格鲁吉亚等等。
第二,你这个国家要有吸引他的资源,在中国就是廉价的高质量劳动力,又便宜,大家都来,否则的话谁买?这样的一种吸引使得外商进入中国。第一次转移及第一次从欧美转移到南美国家,那次转移完以后欧美的国家什么都没有,都很好,我们看到他们光在写字楼里面为赚这么多钱?这次反映到中国专业的时候,你们看看阿根廷、巴西,他们的经济怎么样?我们不要重蹈南美国家的覆辙,很有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会从不发达的行列到了中等的发达水平,那个时候我们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没有了,可能会往别的国家转移,转移到非洲去,那个时候怎么办?我的观点是,中国的企业还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不光是张总讲的,还要有创造性的核心技术上,政府要在这个上面给予支持。
………
马云:中国里面十个里面八个想创业,混乱时期头头多,和平时期人少。
秦朔:最近这几天真正了解钢动的制造业是南海,李总的企业在南海,他在空调的竞争越来越强,广东的制造业有可能变成南海造,这方面李总应该有很多的新的。
…………
李兴浩:我非常同意前面几位的观点,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我是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这个企业的创办人。我们公司现在已经有一万五千人,我是从零开始做起来的,从维修做起来的。我对这个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我跟日本合作有日本三菱,大金,还有三九木产(音),我一开始工厂里面就写着一个“学日本、赶日本、超日本”这几个大字。一个从三百万起家的企业写这几个字,人家一看认为是“废话”。通过8年的时间论证,我在前月5号跟广东省的省长去日本考察,日本三菱的总社的社长在领导面前总结了我们三句话。他说第一,非常感谢志高关注我们这么多的生意,因为我一年买他们几个亿的压缩机。第二非常敬佩志高,我们用的五十年的时间,我用了八年的时间就超过了三菱,总产量有50%的左右。第三,希望李总接受我们合作,希望叫日本的干部去中国接受礼的掌管,我付十万元人民币。
他的总结我非常认同,我们中国的制造业跟日本还是有一大截的差距,但是有一部分很接近了,我们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这个品牌就是日本的,这是绝对好的。因为品牌是人做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日本的产品是非常好的,可信赖的,为什么有时候中国的产品不能超过他呢?如果刚才日本本田雅阁一台车,另外一台车摆在你面前,你有可能不要雅阁,为什么?因为它是奔驰。奔驰厂没有比丰田厂大,所以我们的出一个结论,只有核心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叫制造业做市场追求,并不是比我要做市场最了不起的产品,我们做企业要赚钱,我们要养活所有的人,我们要发展,要按照自己实际的情况来定自己的战略,别乱来。
在我们中国的制造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定位的战略要学和了解的。对手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尊重他,学习他,就算他伤害我们自己,但是我们还是感激他。如果是你小学的老师你有没有永远跟他一个水平,但是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永远尊敬他,但是我们一定要超越他,这就是我们做企业的一种民族的自信,这就是做主人的自信。
从今天的结论要得出,日本的三菱在我们这里定空调机,其他做产品最重要的是敢负责任,比如志高空调我的零配件可以终身使用,你用三菱机,他的系统接受不了。你买的日本原产的产品,你怕零部件配不上,可以买我的志高空调,我的空调便宜,也达到了效果。我们买到了核心的技术,要制作要做,不是制作什么东西,是制作市场需求。我们要满足你的需求,打个比方你要取一个老婆来管教你也许不舒服。
我讲一个日本和中国企业的一种对比是什么概念,我们中国的体制和我们中国的技术完整,日本非常严谨,但是也非常死板。只要你有驾驶证的人都有违反过交通规则,我敢说绝对的。为什么?因为交通规则写了一条“直线不能超车”,如果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就会超车,只要我们不违规,我们不影响他人我们就可以做,但是日本不可以,规定是这样的,我宁肯半夜遇到红灯也刹车。所以他就慢了。这是最大的关键,我们遇到红灯控制价,我会不影响其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思路决定出路。
我有一个案例,我投资了一个铝箔厂,有一个认为自己非常棒的人,他有投资了一个铝箔厂,他比我投资早一年,从时间来看他比有占优势了,他投资了四千多万,他跟我说,我准备占领中国三分之一的市场,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很棒的,专门跟日本合作的,我比较笨,不懂,我投资了是他的二十分之一的资产。通过两年之后,我的产量是他的十倍,我是八个月回本了,他每天没有什么生意,这是思路战略的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好的盛亦,原因有两个,日本的DVD很优秀,中国总是翻版的,买不到的总是条机,做不出好产品,系统跟不上。我用什么方法做呢?我用了一个方法我找的一个朋友,你给我查中国里面哪个最优秀的技术,在这个机器上,主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主件,外件是中国做的等于刚才的广州汽车用日本的牌子,我找了三家,我决定就用这家了,我让他们通知让他们够来投标,我说今天我要买这个车皮,但是我讲清楚我是轮流去投标的,如果你做不了了我就给第二波,第二波给第三波,今天可以交定金了。我问他为什么我会买他的东西,他没说。我问他,第一,你表态负不负责?算不算数?他说算数。第二我说你先报一个价钱,他说730万,我说有一个请求,因为你太便宜,我说给790万可以吗?他说肯定好,多给钱当然高兴了。我790万,因为我不懂,我凭什么能够认可你肯定按照这个质量来做呢?所以我就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如果你认可了我马上把这些产品给你十个月内交,如果能够兑现我开一张之行的时候拿这个钱。第二,因为我懂,你要有责任用一年的时间教会我所有的知识,我请一个专业的人你学习一年做厂长,他没有问题。第三,我说你要把所有的原材料、技术要算我的,他说没问题,因为他多了六、七张。有了他来帮助的前提下,这四千多万的厂家怎么跟我比赛呢?因为我的技术成本比他低,同时我已经有了市场。因为我是做空调的,我是铝箔厂,一年用一万顿的,天天24个小时生产,不可能不赚钱。我的半年成本回来了,我的技术成本比他低。我说这个案例,说明了中国技术和日本技术的层面,中国的成本优势,这是最重要的关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