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督战完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径大奖赛没几天,前日本田径国家队主教练小林敬和便出现在北京体育大学,而这次他是为了参加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班而来。身兼亚洲田径事务主管的小林敬和1993年首次来华,这已经是第15次来中国了,10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中国田径的发展,特别是刘翔的成功给他触动很大。在课余时间,他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谈起中国队在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中的表现,小林敬和满脸兴奋地说:“13秒12,刘翔又给亚洲带来了惊喜!”
小林敬和拿出一张夹在记事本里的照片,他告诉笔者,那是去年刘翔出访横滨时,他和刘翔、孙海平的合照。“现在不管在哪里,刘翔都是中国人追逐的明星。去年在横滨,我和刘翔住在同一个酒店,在酒店的大堂里,挤满了中国留学生,显然,他们是为刘翔而来的。日本的‘翔迷’并不多,但我十分欣赏刘翔,我也算得上是忠实的‘翔迷’吧!”说到这里,小林笑了。今年3月,小林敬和带着他的弟子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中日室内田径锦标赛,当时的场面,令小林十分感慨,“前几年我来中国看田径比赛,体育馆里都是冷冷清清,但现在,只要有刘翔在,都会有很旺的人气。”
自从刘翔在去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后,便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将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小林敬和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他说:“刘翔现在才23岁,对于一个年轻运动员来说,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他的发展的。刘翔现在承受着外在障碍和内在障碍,要想在2008年再夺金牌,他必须冲破这些障碍。”
小林敬和十分同情刘翔的处境,他说:“如果我是孙海平,我会带刘翔和一位理疗师离开中国,带着他们逃往欧洲,找一个没有人认识刘翔的地方,跟‘翔迷’和记者们说拜拜。”小林兴奋地构思着“逃亡计划”时,突然转过头来问笔者:“孙海平的外语好不好?”
由于来华次数很多,又自称对中国的田径发展十分感兴趣,小林敬和因此还学习了中文。他在称道中国田径培养人才机制的同时,为日本田径的落后感到苦恼。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田径是从2000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的。田径事业要取得发展,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人才、金钱、培养机制。”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为田径人才的选拔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国培养田径运动员不仅有国家财政支持,而且还有众多企业的赞助;第三,中国培养运动员有专门的机构,有专业的教练。小林说:“刘翔是中国田径发展的必然。”当笔者与他谈起中国竞技体育的“三从一大”时,小林不无苦恼地说:“正相反,日本体育运动员仅凭兴趣选择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本来日本体育人才就不多,有能力的运动员大多选择棒球、足球这类热门运动,他们学习一项运动大都是自己花钱,日本企业虽然很有钱,但大多会支持热门体育项目,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很少。所以,日本田径一直停滞不前。”
中国青年报 200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