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央公论》月刊2月号文章】题:工薪阶层境遇不佳 作者帝京大学客座教授、三极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斋藤进
日本经济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经历了57个月的“景气扩张时期”。照理说,如此长时期的景气扩张,应该使民众产生受益的共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老百姓和经济界人士都表示,没有感受到景气扩张的好处。而在2006年12月,政府还表示要大幅下调2006年经济增长率的推
测值,于是“消费不振”成为公开谈论的话题。日本经济低迷的最大原因就是民间消费下滑。
大部分民间消费是由被称为“就业者报酬”的工资、薪金来维持的。这些“就业者”包括公司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非全职工、打工者、企业管理人员等等。了解这些人的境遇,是全面分析消费不振的原因的关键。民间消费不够强劲,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名义收入没有增长。自1996年第四季度以来的10年内,民间消费水平一直在280万亿日元至290万亿日元的狭小区域内波动。
另一方面,就业者报酬在1997年第三季度达到281万亿日元顶峰后,于2004年第一季度降至谷底的255万亿日元。自那以后虽转向反弹,但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就业者人数已从1 9 9 7年的5 3 9 1万增长到2 0 0 6年的5 4 7 2万人。也就是说,增大的就业者群体在分享减少的就业者报酬。就业者的人均报酬,从每年520万日元减至481万日元。在就业者报酬中,还包含雇主负担的15%左右的社会保险费。从这一数字中还要扣除所得税等。当然,在实际消费阶段,还要征收5%的消费税。就业者的现状用“连续1 1 0个月的工薪阶层不景气”来形容并不为过,而且政府的国民经济统计也可以证实这一点。那么,如果继续控制内需、依靠外需会怎样呢?通过扩大贸易,日本与中国、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在加深,日本的工资水平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压力,而中国和亚洲的工资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在日本社会内部,中产阶级将进一步分化,经济阶层将呈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