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控权,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正在这个领域进行一场搏杀,第一回合,前者完胜。
当日本汽车企业接踵进入中国市场时,欧美企业已经在这里站稳了脚跟。看上去,日本车想在中国扩张,似乎是痴心妄想。然而,事实让人们惊恐,当欧美企业还在考虑是否该把配套体系带到中国时,日本车已经切断了它们的退路。
对于日本企业零部件先行,整车跟进的策略,一些业内人士给予它们极高的评价。就连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也对日本企业大亮绿灯,而那些迟迟不愿本地化的欧美企业,则被政策卡住了咽喉。
一辆汽车70%以上的部件是非自制的,成本的竞争,实际上是不同供应商体系的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与日本企业相比,欧美企业是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它们宁可高价从原产地采购钢板、发动机及各种零部件,也不愿意本地化,为的是主导进口零部件的定价权,获取一时的巨额利润。但这些利润,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这也导致这些欧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达到产业政策对国产化的要求,不得不去采购日本企业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
据了解,丰田的汽车部件,有93%可以在国内采购,这要归功于丰田带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群。以电装公司为例,自1994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成立了24家合资及独资公司,其生产的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刹车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电子传感器等,不仅供应给丰田,还供应给北京现代、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企业。丰田旗下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建立工厂的就超过15家,它们不只为丰田服务,其利润触角已延伸至国内任何一家汽车企业。
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日本企业最令人生畏的,不是它们先知先觉的思维,而是其深谋远虑的心机。举例来说,在汽车钢板市场,日本企业就已基本形成垄断地位。世界排名第二的钢铁生产商——新日本钢铁公司,在30年前与中国宝钢建立了合作关系。那时中国并没有汽车钢板的需求,但新日铁看中了宝钢的国有大企业背景,而宝钢也希望通过与新日铁的合作,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时至今日,新日铁依靠与宝钢的关系,已成为中国汽车钢板市场的霸主。目前,包括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神龙汽车在内的几乎所有主流汽车企业,都是宝钢的客户。2006年,宝钢占中国汽车板市场份额的52%,仅向一汽大众供应汽车板,年供货量就突破了5万吨,而奇瑞的钢板采购量则是这个数字的2.5倍。
在汽车钢板市场独占鳌头的宝钢,自己获得了多少利益呢?2005年,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三家共同建成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由于必须遵守大型钢铁企业不允许外资控股的政策,宝钢出资50%,新日铁38%,阿赛洛12%。但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宝钢也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
事实上,新日铁只是日本产业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个分子。通过与宝钢的合作,新日铁为其他日本企业构建了一个利润通道,从丰田等汽车企业,到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都成为最大的得利方。
由新日铁牵线,三井物产1985年就与宝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钢铁物流供应链,逐步巩固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在协助宝钢合纵连横的过程中,三井物产全面控制了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高档钢材市场。
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拥有铁矿石主要开采国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和印度铁矿的大部分权益。2005年,获得铁矿石首发定价权的新日铁与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谈判,接受了71.5%的价格涨幅;2006年,又接受了19%的涨幅。考虑到三井物产在几大铁矿石供应商中的权益,新日铁更愿意在价格谈判中妥协,包括宝钢在内的中国钢铁企业只能被迫接受。
三井物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中光雄,在谈到与宝钢的合作时表示:“宝钢需要长期稳定的铁矿石原料供应,三井物产在巴西有一个矿山的投资,差不多有十几亿美元。那么,我们与宝钢的合作关系,就建立在我们长期稳定地为宝钢提供铁矿石原料上;而宝钢则把它们产品的销售,委托给三井公司。”
2008年度的铁矿石定价谈判即将开始,继去年接受9.5%的涨幅之后,宝钢将继续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加谈判,而宝钢的合作者三井物产,也将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但是,三井物产决不是中国钢铁企业的保护伞,它看中的是宝钢的垄断经营能力,为的是通过大企业集团,掌控中国的钢铁市场;而宝钢长期以来的伙伴新日铁,则充当了三井物产的警卫员。
除了宝钢之外,三井物产及新日铁也和武钢、鞍钢、首钢等中国钢厂合作,建立合资公司。中国钢铁的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能看见它们活跃的身影。
仅从汽车产业层面来讲,中国车用钢板市场,已被纳入日本企业的利益链中。其中不仅包括新日铁、JFE、日立金属、住友金属等日本钢铁企业,还涉及几乎所有日本整车企业,因为它们同样是既得利益者。
进入中国的日本整车、零部件及其他关联企业,大多数都隶属于日本六大财团。现如今,六大财团的成员企业已悉数落户中国,并环环相扣,结合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表面上,日本企业在中国是亲兄弟明算账,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玩了一个击鼓传花的群体游戏。
在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的搏杀中,中国企业一直扮演着被利用的角色。中国汽车产业喂饱了全球汽车经济,却在市场换技术的问题上反复失策,如今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