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5月11日电(记者 刘浩远)“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日中经济协会副会长、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中兼和津次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中兼和津次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随着日本对中国投资和生产转移的不断扩大,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以机电产品和服装类产品为主,占进口总量的50%左右。在生产方面也呈现了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并举的局面,双方在机电产品方面的竞争关系趋强。以松下电器产业为例,过去松下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至少比在日本国内落后10年,而现在基本处于同步。
中兼和津次指出,近几年日本经济以2%左右的增幅缓慢增长,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大多数人预测日本经济将在2008财年有所下滑。但是,这不会对日中贸易,特别是中国对日出口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日中经贸关系联系紧密、结构合理,即使日本国内经济减速,对中国产品的进口也很难产生太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更小。反之则不然,由于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将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以电脑为例,除少数高级电脑为日本国产外,其余80%的电脑产品都从中国进口。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也是如此,售价1万日元的中国产电动自行车物美价廉,很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关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兼和津次认为,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的过程中,“金砖四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而中国作为投资地和贸易对象国则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中兼和津次指出,以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对贸易的依存度不像日本那样高,所以不受发达国家经济的走向左右。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增长必将受到世界经济整体状况的影响。因此,他建议中国应转变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增加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投资,更主要的是采取措施刺激国内消费。
中兼和津次指出,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应该以投资建设高速铁路和环保节能项目为主;在扩大消费方面,应采取诸如修改所得税制、增收遗产税等政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
关于原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中兼和津次说,目前一些产品价格上涨不只是世界需求增加造成的,投机基金流入也使这些产品的价格偏离了实际供需价格水平。这些产品价格上涨不仅对中国,对日本和其他所有国家都产生了影响,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兼和津次还建议,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和企业要舍得花钱引进先进技术。他说,日本虽然减少了对华援助,但在环境方面的援助还将继续。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23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当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新华网 2008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