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1年中日绿色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博览会以“共同创造中日绿色未来”为目标,集中展示中日两国知名企业的先进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并为相关企业同行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图为观众在与三菱重工展推出的一款若丸智能机器人(300024)握手。该机器人有摄像头、对人识别、自动充电、会话等功能。
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1年《日本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研讨了当前日本经济以及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展望了未来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并正式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但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日本经济的质量仍远远优于中国。
日本仍将持续复苏但增长势头将减缓
蓝皮书指出,从2010年全年来看,日本经济出现了3.9%的正增长。这一数字不仅是20年来日本最高的增长率,而且也高于同期欧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日本已经从金融危机的最困难时期中走出。而且还应注意到,在3.9%的增长率中,内需拉动了2.1个百分点,外需拉动了1.8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的净出口高达8万多亿日元,同比增长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6.2%。
不过蓝皮书也指出,虽然2010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势复苏,但并不均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季度之间的增长不均衡,二是各种经济指标的增长不均衡,三是外需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景气走向影响较大等。
此外,日本经济虽然摆脱了最严峻的困境,但尚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而且依然面临着日元升值、通缩和失业压力等不确定性增强的挑战。不过,蓝皮书也指出,如果世界经济不发生大的动荡,2011年的日本经济仍将持续缓慢复苏。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日本政府与央行不会轻易采取退出措施。虽然经历了长期萧条,但日本经济实力仍在,日本并不会在短期内停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从近年日本央行的政策来看,超宽松货币政策轻易不会退出,至少在消费价格指数(CPI)恢复1%以上的正增长之前不会解除零利率政策。
其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将继续拉动日本经济复苏。在内需扩大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外需一直是日本经济复苏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对象国,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大。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0年日本对华贸易和对华出口分别占日本外贸总额和出口总额的20.7%和19.4%,都分别略高于上年水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直接拉动了日本经济复苏。
最后,日本民主党政权明确了长期经济战略。日本民主党新政权上台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像2010年《新经济增长战略》明确提出了“强经济、强财政、强社保”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口号,不再走“扩大公共投资”和“全面市场化”的道路,而走扩大需求、扩大就业的第三条道路。蓝皮书认为,今后无论谁当首相,只要民主党执政,都将大体沿着这一方向走下去。
综上所述,蓝皮书指出,尽管日本经济面临的难题堆积如山,但不同难题对短期日本经济走势的影响强度有所不同。因此,预计2011年的日本经济仍将持续缓慢复苏,但势头将明显减缓,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全年的增长率仍可能维持在1%~2%之间。
中日贸易进入疲劳期
蓝皮书指出,尽管中日贸易处于稳定健康发展状态,但其增速远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2001~2010年的10年间,中日贸易平均增长率只有14.4%左右,与同期中国外贸总额21.2%左右的增长,以及中美、中欧、中韩贸易的增速相比,相差甚巨。
由于中日贸易增长率长期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率,导致中日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17%下降为2008年的10.4%。2010年,中日贸易虽然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仍然略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中日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进一步降为10.02%。
蓝皮书认为,中日贸易出现的这种高位徘徊现象,一方面意味着中日贸易关系的成熟化和稳定化,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日贸易进入了疲劳期或停滞期。这种高位徘徊的出现存在着深层次原因,其中也包括非经济因素,例如双方缺乏政治互信等,像出现类似钓鱼岛撞船事件这样的突发事件,也会对双边经济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项目的拉动。
蓝皮书还指出,自2002年以来,在中日贸易中,中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2002~2010年的9年间逆差累计达2362.36亿美元。而且逆差呈迅速扩大之势,特别是2010年逆差额高达556亿美元。
蓝皮书分析认为,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之间在生产领域内的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中国对日本高端零部件进口较多。尽管中日之间的贸易结构正逐步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转化,但总体来看,日本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方面仍占优势,这是导致中方长期对日贸易赤字的结构性原因。解决中日贸易逆差的最现实办法就是日本增加自华进口,中国商品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大量进入日本市场,可以促进日本的内需扩大。
此外,除了贸易、投资领域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日本至今尚未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而且,日本目前的商务环境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对日投资。蓝皮书建议,日方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签证手续复杂、税务检查频繁等问题,为商务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蓝皮书认为,中日贸易早已远远超出中日两国的范围。中国从日本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在中国完成组装后,再销往美国、欧洲等最终消费地区。这种“日本―中国―欧美”三角形的贸易结构,虽不合理,但短期内难以改变。中日贸易已与世界贸易、世界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由此,建立中日之间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对于解决眼下中日双边贸易、投资下降的问题十分重要。蓝皮书建议,应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增大双边的进出口贸易,既可减小双方对美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又可打破中日贸易的长期高位徘徊局面,还能扩大中日各自的内需。
日本的经济质量仍远优于中国
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毫无疑问,这充分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在经济质量上,中国与日本仍有很大差距。日本经济的质量远远优于中国,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社会公平程度、城市化率、产业结构、企业的研究开发等诸多方面。
首先,在人均GDP方面。据IMF统计,中国的人均GDP仅为4283美元,在全球排名第95位,而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人均GDP大约只有日本的1/10,中国国民的富裕程度远低于日本国民。
其次,在国民生产总值(GNP)方面。虽然中国GDP超过了日本,但衡量经济总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GNP却未必已经超过日本。日本吸收外资很少,而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资,其海外公司每年汇回日本的利润约占其GDP的2%;而中国正相反,在中国投资的大量外资企业,每年都要把中国GDP中的一部分汇出中国。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很难统计,因此这么一加一减之后,中国的GNP是否超过日本,还很难说。事实上,GNP也许比GDP更能真实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国民富裕程度。
第三,在社会公平方面。日本的基尼系数只有0.25左右,而中国高达0.47;从地区差距来看,在日本,最落后的冲绳与最发达的东京人均GDP相比较在2倍之内,而中国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之间能有10倍之差。日本城乡之间几乎没有差距,而中国至少存在3倍之差。
第四,社会保障方面。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已实现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而中国,到目前仍有很多农村地区未能覆盖。
第五,企业实力方面。尽管中国也涌现了一批跨国公司,但总体而言,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品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远远强于中国企业。而在基础研究方面,战后日本已经有15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类奖项,而中国大陆目前一位也没有。
第六,产业结构方面。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实现了发达国家中最先进的产业结构,如其农业人口早就在总人口的5%以下;而中国农业人口则高达50%多,这还不包括在城市工作的广大农村户籍人口。另外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停留在“粗放”状态,单位GDP所需的资源以及能源消耗远高于日本。此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也都很大。
最后,蓝皮书指出,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GDP总量超过日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值得欢呼雀跃。而日本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后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日本失去第二后如何进行战略调整更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