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松下与三洋电机的董事会已批准了收购决定,三洋并入松下旗下已成定局。一个日本最大、全球第二大(美国GE为第一大)的电器厂商正在浮出水面。
而在三洋的生产基地中国,其拥有近30家工厂。对三洋中国来说,这30家工厂如何被松下整合,成为此次收购案最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打量三洋中国,其核心竞争力有二:一是其能源业务,三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厂商,也是全球第七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二是三洋在机电领域的制造能力。而其一贯以来的OEM战略令其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已日益沦为弱势品牌,早已退出主流市场,或许将面临最终被放弃的结局。
OEM占大头,自有品牌投入乏力,日益被边缘化
三洋家电品牌或将消失
尽管三洋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但国内消费者最为熟悉的还是其家电品牌。不过,由于三洋此前将更多资源放到OEM领域,在自有品牌上投入不多,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上,三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逐年减弱,成为一个弱势品牌。
今年6月,三洋彩电从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连锁卖场撤柜,不再销售,成为在日趋激烈的平板电视竞争中首个退出一线城市市场的外资品牌。“三洋平板电视既没有上游核心面板技术,也没有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日益被边缘化。”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
今年以来,三洋一直在收缩战线,优化资产,先后将手机业务卖给了京瓷,将冰箱业务卖给了海尔。即便是较有竞争力的三洋洗衣机,市场占有率尚低于2%,影响力极为有限。加上其在彩电业务上是收缩,三洋在家电领域已经退出主流市场。
“虽然多年前三洋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品牌,但近几年来,由于该公司某些领域战略出错,在华已退出主流市场。”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松下将在三洋强势业务中保留三洋品牌,而在衰退的业务中放弃三洋品牌。”显然,家电业务属于三洋的弱势项目,且多与松下业务重合,不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其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来看,三洋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被彻底“抛弃”的可能性极大。
“被松下并购后的三洋在中国有可能进一步收缩产品线,尤其是在家电业务。”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亦认为松下有可能彻底放弃,“松下电器家电业务在华一直走高端路线,为的就是避开与中国家电企业的正面竞争,因为在中低端领域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都竞争不过成本控制更强的国产品牌,但三洋家电产品的市场定位恰恰与国产家电商重合。”
产能向三洋转移,制造工厂地位反会进一步提升
制造优势或被充分发挥
在三洋中国的近30家工厂中,很大部分都是零部件生产厂商,如压缩机、电子控制板、马达、激光头、半导体、光学元件、电容器等。在零部件生产领域,这些工厂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而生产小家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的厂商,其自有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更多地集中在代工领域。而三洋制造,正是其强势所在。
赛迪顾问电子元器件分析师林紧表示,如果松下在中国市场放弃三洋家电品牌,这些生产工厂的业务必然会进行调整:零部件厂商的资源将与松下厂商的资源进行整合强化,部分松下工厂的产能会向三洋工厂转移。松下会更专注于其更擅长的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层面的工作;整机生产方面,松下也会将更多的制造能力向三洋集中,充分发挥其制造优势。因此,松下收购三洋后,三洋在中国的制造工厂的地位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进一步提升。
“三洋集团的洗衣机业务在全球有四大生产基地,分别是大陆、台湾、日本和越南,总产能在400万台/年左右”,兴业证券分析师时红表示,三洋此前已经承诺将约200万台的订单逐步转到合肥三洋。合肥三洋的产能在不断扩充。松下收购三洋后,合肥三洋在洗衣机制造领域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洋能源公司仍为新公司香饽饽,将加大投入
三洋或变身能源主业
松下收购三洋,最为看重的是三洋电机的能源业务,尤其是其太阳能电池业务。三洋电机在能源事业领域2008年度的销售额约为5000亿日元,营业利润约450亿日元,到2010年,三洋电机的计划是销售额达到610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580亿日元。
松下方面表示,在能源事业领域,与三洋电机计划通过技术互补,共同为二次电池市场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利用松下的全球销售网络促进三洋电机的太阳能事业销售。
这就意味着,在松下并购三洋之后,三洋的能源业务将成为三洋自有品牌的核心业务所在。在中国,三洋的近30家工厂中,有7家和能源业务相关。以深圳三洋华强能源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开发,年产各类新能源电池数千万组,是生产小型2次电池的世界级公司;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是三洋移动能源公司在中国事业中的核心据点,生产加工镍镉、镍氢、锂电池等。
赛迪顾问分析师林紧表示,即使三洋被松下收购,三洋上述工厂仍然是新公司的香饽饽,很可能投入更多资源强化其能源产业。不排除将三洋更多的相关制造能力转移到这些工厂,因此发展空间巨大。三洋在华的能源投资动向值得密切关注。
相关报道
三洋:成也制造,败也制造
三洋曾经和日立、东芝、松下等日本家电品牌一样,是家电界的一线品牌。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三洋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逐步放弃自有品牌而转向“OEM战略”,利用日本的制造业优势,为其他大公司代工。
三洋的这一转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其他厂商的自有品牌业务因日本经济衰退而苦苦支撑之时,三洋却凭借代工业务活得很滋润———其2001年利润超过500亿日元,鼎盛时期的股价远远超过了松下等竞争对手。
然而,在新一轮家电业升级过程中,索尼、三星、夏普等一线品牌一方面切入上游产业,一方面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在爆发的市场上收获巨大。就是海尔、美的、TCL等国产品牌也努力跟上产业升级的快车,分到了一杯羹。而侧重于OEM、在自有品牌建设上投入远远不够的三洋,在端稳了几年的制造饭碗之后,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被甩开。
原本,三洋这两年一直在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但一场金融风暴,让三洋的努力化为乌有,不得不接受被松下收购的现实。
所以可以说,三洋是成也制造,败也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