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日本杏林大学副教授
最近,在日本大学教育界,“学士力”一词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3月份,《读卖新闻》搞了一个“学士力”连载,引人瞩目。
其实最近这些年,日本人流行用“力”字造词,比较常见的如“老人力”、“社长力”、“母亲力”、“女性力”。大学人则造出“大学力”、“教授力”,而“学士力”则是前两年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咨询机构推出的一个新概念,指大学生大学四年应掌握的知识与逻辑思考能力,其中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创造思考等4个层次。
很多人会问,日本政府不是在各层次学校教育中都有教育宗旨吗,何苦再另搞一套呢?其实不然。
今天的大学已经非50年前的大学,更非100年的大学。几年前,著名作家立花隆出了一本小册子《东大学生变傻了吗》,书中他惊呼东京大学学生质量惊人下降。而今天,此间大学教员见面聊天,常是“学生质量下降”话题代替了天气,他们共同的感慨就是,时下学生不读书、不看报。
其实,“大学生质量”下降本不是问题。因为今天的大学,早已不是50年前的大学,更不是100年前的大学。据说,二战之前,日本流行“你要是个学士,我就把女儿嫁给你”这个说法。当时甚至还有一部电影,叫《嫁女就要嫁学士》。民初,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留学,教材都是英文、德文,至少,他要懂3种外文,才能学下去。而日本学生,也要懂两种外文才行。这是近100年前的“学士力”。
今天日本大学出现的现象,如果按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1927-2007)提出的“特罗模式”解释,也许我们可以释然。
据特罗说,大学入学率在15%时,一般大学采用“精英型”教育系统,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时,大学则采用“大众型”教育系统。至于大学入学率超过50%,大学应采用“普及型”教育系统。特罗主张,因教育系统的不同,大学生的入学方式、教育方法、教职员的作用、学位的意义均不相同。他认为,不应拿或“大众型”或“普及型”大学跟“精英型”大学比较。
特罗实际在说,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宜“刻舟求剑”。此大学非彼大学也。
今天,日本的大学升学率已经超过50%,进入所谓“全入时代”。今天,一个高中生,只要他不挑肥拣瘦,总能找到一间收留他的大学。日本如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进大学门,可多条腿走路。笔试当然为主,但推荐、AO方式大为增加。所谓AO,即“AdmissionOffice”日式简称,可译成“招生办”,即通过面试、审查申请书、进行资格评价等来录取。简单说,申请者这个人与招生办要的条件相符,即可录取。
非考方式对选定人才,当然有其长处,但是,是否应成为主流,笔者则大有疑问。假如很多学力不足的人,都进了大学,而此人不论学好学赖,只要大学不想找麻烦,4年后总得发他张文凭,打发他走人。这对教育者或受教育者,都不能说是件好事儿。
正因为担心这种情况,日本文科省才提出“学士力”的标准。2007年9月10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文部科学大臣咨询机构)提出,要求所有日本大学毕业生,都须达到“学士力”这个共同标准。具体说来,要理解外国文化,理解人类文化与社会形势。在技能方面,除日语外、还要掌握特定的外语听说、写作能力。另外,还强调能恰当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具有分析与表达能力。这个“学士力”还要求毕业生具有与他人协调行动的能力,遵从个人良心与社会规则行动,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可综合解决问题。
简单说,“精英型”大学的学生,他们可举一反三,你不催他们也学,而且他们要整天追着教授提问,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读书。但今天,虽然校园依旧,教科书参考书比过去多了一大堆,但假如教授仍按50年前的办法教书,恐怕十有八九不受欢迎,学生也听不懂。
“学士力”这个标准,其实是给所有大学教职员提出一个很大的课题,即必须提供更为恰当的教学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