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5月11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9”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危机·合作·发展”。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此次论坛。IMF日本区执行主任小手川大助在论坛演讲中指出,日本在应对上次金融危机中,有几个教训必须要吸取。
政策措施先后次序错误
那么,日本在应对上次金融危机当中有哪些做的不好呢?首先,我们政策措施先后次序是错的。比如说,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恢复信心。比如说,能够采取一些措施,能够处置那些不良贷款进行重新的注资,然后对银行间借贷提供担保,政府再出台一些经济刺激的方案。
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金融行业情况进一步的恶化。第一步我们建立了安全网,同样的情况在美国和欧洲,去年9、10月份开始也有了,这些措施特别是那些不良贷款的处置,这个工作现在还没有做完。然而,这个任务确实是最为迫切的。
此外,我们还要阻止一个恶性循环,防止金融机构的问题扩展到实体经济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财政刺激,这个工作我们还在进行中,在报纸里面常常听到一些讨论说,亚洲金融(2.13,-0.02,-0.93%)危机里面学到了什么?以及从这次危机当中学到了什么?我相信,我们学到了这些地方,但是这些任务不是特别的迫切。
应防止清偿能力不足的“僵尸”存在
同样的美国那些银行也接受了政府大量的注资,但是人们还是觉得不确定。特别是市场上的预期还是不确定的,为什么呢?我现在来解释一下原因,是这样的情况。市场的参与者,他们还在担心说,市场上可能还有一些“僵尸”,“僵尸”是指那些金融机构,看上去挺健康的,但还是存在着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如果他们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话,如果一个“僵尸”,他清偿能力不足,股东和债权者都会损失。这就意味着会损失你们的金钱,这样你会担心跟自己做交易的对手方是不是有一天会有清偿能力不足。
所以,我们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让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平衡表进行审查,让市场不再担心潜在“僵尸”的问题,为此我们要评估一下不良贷款的价值,比如说证券化的一些工具,然后计算一下重新注资需要多少。当然,只注资给有活力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这种做法的话,人们还会担心“僵尸”的存在。
应对金融机构进行官方审查
我想强调一下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官方的审查,因为没有官方监管机构的正式审查,银行没有动机,不会诚实披露他们的资产。如果对大银行进行同时的自查审查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还需要一些激励。比如说,银行之间的合作,缺乏合作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刑事起诉。这个幻灯片就是金融行业和实际经济之间存在的恶性循环。
首先,我们看到银行的资本限制会带来货币政策传送机制的行动不良,以及信用紧缩。这样一来企业经营的环境就会恶化,公司会更多的破产,而且他们的资产价格也会下降。反过来,这样又会使得银行手中的抵押物价值下降。这样的话信贷成本就会上升,不良帐务的数额就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