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市场“最赚眼球”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小林庆一郎在早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金融危机对日本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打击最为直接。
金融危机使日本房地产市场背上了巨大的“销售压力”。房地产基金公司多年来一直担任建筑公司的房产买家,而建筑公司往往承担最高额可达90%的贷款来运作。危机以来,资金吃紧,持有房产的企业陷入困境或导致破产,不得不零售或贱卖楼盘。
2008年夏天以来,大量日本地产企业陆续倒闭,仅破产的上市公司就超过20家。
日生基础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主任研究员松村彻预计日本房市将于2010年回暖,而从日本房地产市场近20年的变动趋势来看,目前房地产宏观市场价格正处于回暖前低谷。
市场总是充满了辩证的智慧,日本房地产业萧条的现实恰恰使得日本的地产项目和房产公司本身成为了当前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热点。
2008年11月,日本最大的不动产基金“太平洋[19.63 -0.30%]控股”得到几个中资企业约475亿日元(34亿人民币)的注资。该注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太平洋控股没有公布中资企业的名单,但有日本媒体质疑中投是幕后推手。不过,中投公司并未做出明确回应。
专注于中日投资贸易领域的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重华律师向本报表示,这种中国企业注资日本企业的情况还会增加。目前日本经济形势恶化,越来越多的信托银行受客户委托在寻找买家。这就增大了中国企业入股日本企业的几率。
千博株式会社总经理早川泰雄认为,如果日本地产市场果然如预计的那样能在2010年回暖,那么目前的投资机遇会非常合适。日本企业多在3月末做年度决算,由于经济形势恶化,那么今年5、6月份会有一些打包出售的优良资产出现在市场上。
抄底经营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对日投资发展缓慢。姚重华律师认为,中国企业难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了解日本习俗和商业文化的经营人才太少。
大阪外国企业招商中心的梁瑜对此也深有同感。根据她的经验,中国企业在资本上并不一定落后,但缺少可以扎根日本市场,熟悉日本社会环境,开拓市场的人才。目前凡是成功在日本投资经营的企业多是原来在日本拥有客户的公司。
不过,姚重华认为,金融危机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契机。
据姚透露,日本法律迫使企业在解聘员工时承担高昂的成本,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通过出售业务部门而不是解聘的方式来解决困境。因此,拥有良好技术研发能力的日本中小型企业是个不错的投资选择,可以提供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才。
不过,熊文汇认为,中国对日投资目前潜在的风险仍然很大,要慎之又慎。从商业文化上讲,双方在思维和行事方式上非常不同,日本人做事谨慎,严格守规,而相对中国人做生意比较灵活。收购来的企业能否在管理上实现无缝衔接会是个不小的挑战。
另外,日本的人力成本和税率仍然处于世界较高的水平。姚重华律师透露,虽然所有在日投资的企业均享有国民待遇,但在日本的企业除了需要缴纳法人税外,还要缴纳当地居民税等税款,总体税率约占利润的40-50%。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