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选结果毫无意外,民主党以压倒性优势胜出,该党领袖鸠山由纪夫本月中有望成为新首相。这场选举有可能开创日本政党轮流坐庄的新局面,令自民党五十多年的“一党独大”成为历史。但在看到这一前景的同时,也应客观分析选举结果中的各种“机会因素”,即特殊环境下出现的意外因素,从而深刻理解日本选民的求变情绪,避免过分夸大选举结果的历史意义,防止误判日本的政局与民意。
从日本选民的投票取向来分析,选举结果充分表现出日本民众对于自民党的强烈不满。鉴于共产党、社民党、国民新党以及大家的党这四个小党基本上保住原有的席位,这场选举实际上是执政联盟与民主党之间的对决,是一场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对于执政联盟的不满导致选民将选票投给民主党,令民主党在众议院四百八十个议席中得到三百零八席,比选前的一百一十五席增加了大约一倍半,而原有三百席的自民党只得到一百一十九席,席位减少了近六成。同时,选民对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全力封杀”,令公明党失掉三分之一席位,从三十一席减少到二十一席。从以上数字来看,这场大选的确是日本政坛五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天。
虽然大多数选民投票支持民主党,但这并不意味著他们十分熟悉甚至认同该党的政策和主张,因为鸠山由纪夫本人从未清晰阐述该党振兴经济政策之具体内容。选举结果也不意味著民主党已经具有丰富的地区资源和人脉关系,因为与自民党相比,仅有十年历史的该党在这方面仍处于劣势。民主党获胜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赢得了选民的“赌气票”,换句话说,选民即使并不相信民主党有“灵丹妙药”,也宁愿给“老大党”自民党一点颜色看看。很多并无从政经验的民主党候选人因此而获胜,其中包括一些被称为“美女杀手”的年轻女候选人。这种民意发泄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机会因素”。机会不可能永远存在,如果民主党上台后不能兑现竞选时的诺言,而自民党又有“洗心革面”的表现,到下次选举时,摇动的“民意钟摆”必然会出现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