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要说明一点,伊藤博文为什么会让跟自己政见不和的黑田清隆、大隈重信重归政府怀抱呢?在我看过的史料里面,没有详细的记载,日本史学家也对这个细节也讳莫如深。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也不好妄加评论,简单列出几个可能的原因供大家参考吧。
1,博文热衷于政党政治,他希望能把民间的党派引入到内阁中来。
2,博文希望萨摩藩的力量能强大些(黑田和大隈都是萨摩藩的),在朝廷里面达到一定的制衡。
3,黑田和大隈的确很优秀,博文唯才是举。
正确答案没有,你自己选吧。
1888年4月30日,日本枢密院正式成立,伊藤博文正式把首相的位置交给了黑田清隆,自己则担任枢密院议长,负责宪法的审议工作。说起来,这项工作比担任总理还要累,因为宪法这玩意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今后几百年的制度走向,涉及到种种利益关系。弄好了,国泰民安;弄不好,天下大乱。你看人家美国,宪法就那么几条,长治久安了200多年,怎一个牛字了得?
从5月到6月,伊藤博文主要审议宪法里对天皇的定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容易被天皇废了的工作,需要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宪法规定了皇位的继承、皇族的范围、皇族的身份、天皇家里的财产多少以及天皇花钱谁给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皇位的继承,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反复争辩,最后宪法规定,天皇的继承者必须是男性。当时,明治天皇有四个孩子,但成年的男子只有一个(后来的大正天皇),所以这个规定多少有点冒险,万一儿子要是夭折了,国家岂不没有领导了?博文的解释是,日本要区别欧洲诸国,比如英国有女皇,我们东方国家是万万不可的。
接下来,枢密院开始审议宪法草案。当时这个活是秘密进行的,在16个审议人员里面,萨摩、长州和土肥出身的官员占到了13个,因为当时大隈重信已经成为日本外相,所以也来参加,算得上是惟一一个民权派的代表了。
等到了审议天皇和议会关系的时候,争论还是出现了。像大隈这种民权派自然要求议会要跟天皇享有一样的权力;但博文等保守派提倡议会要协助天皇,成为天皇的咨询机构,不能凌驾于天皇之上。
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博文请来一个德国宪法专家。这个专家举了一个例子:
当年,普鲁士国王希望能扩大军备,但是遭到了议会的否决。后来卑斯麦上任之后再次提出此事,议会还是再接再厉的反对,最后铁血宰相怒斥:管他们呢!扩!议会从此销声匿迹,成为摆设。
可见,在某些时候,议会是个鸡肋。
这个德国同志的话让大隈等人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听从了博文等人的意见,将议会的作用定为“协赞”,而且明确说明,天皇拥有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而国家的行政工作由总理大臣全权担当。
这样一个近代的日本就形成了。
到了第二年的1月31日,宪法审议工作终于全部完成,枢密院全体成员在宪法草案上签子确认,标志着宪法的通过。
2月11日,是日本建国2549周年纪念日,宪法的颁布典礼也在这一天举行。当天,东京下起了大雪,白色笼罩着城市。人们张灯结彩,街上花车绿门、烟火冲天,处处都在欢庆宪法的诞生。整个东京一片祥和、喜悦。
上午8点,天皇正式宣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生效,并亲手把宪法交给内阁总理黑田清隆,黑田以大礼接受。然后,天皇颁布大赦令,赦免一切政治犯。午后,天皇跟媳妇进行大阅兵,晚上在宫中大宴群臣。接下来几天,日本各地都自发组织了庆祝活动。
因为伊藤博文是宪法的主要起草者,天皇大人特意赏赐了旭日桐花大勋章,博文老爹也被封为四品官,并赐菊花纹酒杯一个。
博文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他终于舒了口气,在宪法大典结束之后,充满诚意地跟天皇说:让我离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