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解读我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去年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在重庆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值得永久铭记的年份和数据。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水平的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会令其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变转为质变,是其迈入初步现代化门槛的界线。
“中国2008年就突破了这个标准,重庆虽然慢了一年,但更具全国性标本意义和价值。”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重庆,是中国国情的浓缩,其经济发展指标迈入新的临界值,印证了中国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发展平台。
3000美元
速度
老百姓生活步入宽裕小康
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再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时间,比如德国实现前一个阶段用了9年,而后一个阶段用了6年,日本则分别用了7年和4年。2004年,重庆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而去年突破3000美元,相当于用5年时间走完了德国15年和日本11年的路程。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理论和经验都表明,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标志着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老百姓生活进入宽裕小康。
“这个阶段‘新’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周天勇称,一方面,由于收入水平提高,国家经济可以由外需向内需转型,这也符合当前中央到地方扩大内需的调控方向;另外,居民消费结构将日益高档化和多元化,社会主导消费链将从穿衣保暖、低档家用电器向交通通讯、汽车、住房、IT等产品和服务过渡,也就是产业结构进入高级化阶段。
周天勇称,在这个时期,如果企业能够开发出物美价廉、社会主导消费链上的产品,将工业技术进步的红利传递给消费者,企业就能够实现市场的扩张,巨型企业可以更多出现。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可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3000美元
挑战
矛盾凸显期要注重质的增长
胡星斗认为,重庆进入“黄金发展期”,但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可以说,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他分析认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只能说明重庆市刚刚迈入中等收入地区的门槛,但城市长期积累的矛盾将集中呈现。从国外经验看,这个阶段会带来成本上升,使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利润空间缩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通胀压力加大,这些因素导致商务成本上升,尤其是土地、劳动力、原材料、水电煤气以及城市生活费用等加大,这将考验重庆宏观调控水平。
同时,社会问题可能会增多。“如作为二元结构突出的重庆,这一时期,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和阶层差别仍将存在,社会矛盾会集中凸显。”胡星斗说,重庆应加大城乡统筹试验的开展力度,更加重视民生问题。
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资源环境制约会愈加明显。重庆需要解决长期依靠消耗资源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弊端,需要完成“经济增长上去,能源消耗下来”的任务。“通过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IT产业等清洁产业,是一条不错的路。”
“从注重量的增加到注重质的提高,是重庆需要破解的难题。”胡星斗称,这需要经济增长的创新力度。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在统筹城乡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如何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产业促进与规划先行的关系,城市建设和管理怎样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等。
3000美元
建议
城市化防止出现城市新贫民
一个城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将加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这一论断的理论根据,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英克尔斯。
“从理论上讲,迈过3000美元门槛,一个国家和地区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如果躺在数据上面睡大觉,盲目乐观,就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停滞,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胡星斗认为,重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除了警惕“理论陷阱”外,还要警惕“拉美陷阱”。
他说,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城市化将是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重庆要防止“拉美陷阱”,就是要消化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防止出现城市新贫民。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释疑
人均GDP不等于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GDP3355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00余美元?
人均GDP不等于人均可支配收入
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49元,约合2000余美元,不少市民疑惑:两者为何有较大区别?
“人均GDP与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天勇称,前者体现的是一个地区当年新创造的价值的人均水平,后者是一个地区当年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
人均GDP是指GDP与平均常住人口的比值,是一个地区人均新创造的价值,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人均指标。“不能因为收入上有差距,就质疑GDP数据,这是不科学的。”周天勇说。
重庆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大城市,在企业利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境外,这一部分重庆居民是没有感受到也不能感受到的。还有,按照分税制的原则,重庆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税收收入上缴国库,这部分在居民收入上是体现不出来的。
“不过,没有人均GDP的增长,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增长。”胡星斗称。
展望
4年后大多市民都将买得起车
重庆人均GDP有望4年实现5000美元
4年后大多市民都将买得起车
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迈入初步现代化门槛的界线。那么,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呢?答案是:5000美元~10000美元。
胡星斗称,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时,正是国民经济具备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如果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就是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对于老百姓来说,相当于实现了中产阶级梦想。”胡星斗说。
他算了一笔账,重庆如果按照目前每年14%的增速发展,4年左右时间就可达到。届时,从城乡消费支出来看,医疗保健、教育、旅游和买房购车,有望占重庆居民的绝大部分,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另外,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