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日本
加藤嘉一
安保条约是战后日本
外交最大成就
日本经过二战的惨败,国土变成一片废墟。日本走出战败、独立,回归国际社会的《旧金山条约》与美国对日占领是密不可分的。美国对日占领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两个方面。至今,《日美安保条约》迎来签订50周年,这段时间以来,安保条约始终奉献于维护日本国民的安全,在此过程中,日本人勤奋劳动,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也实现了具有高水平的教育、福利体系的现代化国家。这一切与日美安保条约的持续性存在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能够维持,并实事求是发展日美安保条约是战后日本外交的最大成就。
不过,安保条约的签订自从1960年那一刻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听长辈说过很多次,当时,左派的政党、言论家、大学生(尤其东京大学的学生)都上街反对签订安保条约,当年的首相岸信介用武力“镇压”学生抗议活动,是很有名的故事,也是战后日本史上的“污点”。驻日美军的“丑闻”也是容易引起日本国民“反美”情绪的导火索之一。如今,引起轩然大波的驻日美军迁移问题,都是日美安保条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代价是两国必然承担的产物。毕竟,二战结束后,经过冷战,日美通过安保条约,在远东地区的安全格局下始终发挥着相对的优势。日美安保关系不像有些中国人光从“遏制中国战略”的角度讨论的那么简单,它是必须使得日美两国承担巨大代价和成本的“双刃剑”。
有人说,日本的安全不取决于日本人,而取决于美国人。我不同意这一看法。日美安保条约绝不是美国单方面强加给日本的,最终还是日本主动选择的结果。日美安保条约的核心是:美国有义务维护日本国的安全,为此,日本向美军提供应有的设施和地方。一目了然,它是双向的,双赢的。
不能简单说爱恨
在我的印象当中,日本国民从来没有认真、直接、深刻地讨论过对美国的情绪和看法,潜意识始终回避这个话题。原因不言而喻,是因为对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美国印象”是由双重面孔组成的。一方面,美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给自己扔了原子弹,毁灭日本国土的魔鬼。另一方面是对于惨败后的日本进行先进的改造,为战后日本的腾飞提供安全上的保障、经济上的市场以及政治上的支持。
对正在探索如何使日本走出战败和孤立的吉田茂来说,他采取的战略选择是:在安保上谋求美国的支持,与美国共管日本的安全保障,以此为支撑,官民一体集中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和小康问题,并确保了“政体变,国体不变”的“民主主义——象征天皇制”的体制。日美安保条约和日本经济腾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战后20年,被美国保护的日本经济达到令美国想到“日本威胁”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或者“逆说”。
中美日角色难定论
对于日本人对“美国”这一抽象概念的印象与看法,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老年人和年轻人,外交官和企业家,城市人和乡下人,东京人和大阪人,伊豆人和广岛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外务官僚往往从“日美同盟的重要性”的角度谈美国。企业家往往从市场的角度强调中国的重要性,把美国相对化。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原子弹的“被炸城市”的居民一般不愿意谈美国,对和平,反战的渴望心态最为强烈而浓厚。经历过战争及被美国占领和改造的老年人往往对美国带着远见,清晰、平衡地谈美国。年轻人则不同,只能从书本、老年人的口述等方式去间接的体验美国,去美国留学地学生也越来越少。
最大的鸿沟存在于政府和民间。我最近越来越认为,政府(包括政治家和官僚)呼吁“深化”日美同盟,使得它“对等化”、“紧密化”的过程和状况,老百姓是一无所知,也似乎没有任何的发言权。但另一方面,日本正在面临普天间机场这一驻日美军基地的迁移问题的困境下,老百姓也不得不思考到底什么是日美同盟,我们与美国的关系究竟发生着哪些变化等深刻问题。假如美国基地迁移到你所在的城市怎么办?能盲目服从,旁观么?我认为,“深化”关系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除了在惯例上的声明、宣言等强调理论上的概念或在迁移、基地经费负担等技术性问题之外,真正需要“深化”的是民众、老百姓对美国、日美同盟、国际关系、对华关系等视野和关注。
有一些观点认为,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日本国民更多的视自己为欧美世界的一员。我我个人认为,“脱亚入欧”也好,“脱欧入亚”也好,都过于简单化,概念化,不切实际。就日本舆论而言,必须形成一个思想共识,即不管是欧美还是亚洲,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就不带任何意识形态地去好好交流,认真合作,同舟共济,就像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一样。
就21世纪初日本对外政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在深化日美同盟的基础上,巩固对华关系,就是福田康夫前首相提出的“共鸣外交”,这不是简单“脱亚入欧”或“脱欧入亚”的二选一,而是迫使日本在准确把握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而耐心制定政策,寻找战略地位的漫长过程。那么,“中美日”是不是个大家所讨论的“大三角”?我始终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中美日关系本身的“大”是毫无怀疑,是21世纪最大的三“国”关系。至于三方或各双边,就是中日、美日、美中,是否平等或对等的角色和关系,很难定论,还有待探索。不过,它在我看来是名副其实的“动态”,任何一方关系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对“大三角”产生实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