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动向研究部第一室长佐佐井司,向我们介绍日本“少子化、高龄化的现状与问题”。
佐佐井司介绍说,根据统计,日本人口现在面临一个减少的趋势。1920年,日本有5596万人,1967年,日本有1.2亿人,2004年,日本有1.2779亿人。2010年,是日本人口负增长的第一年,到了2046年,日本人口只有9908万人,回到60年代。
日本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越来越低。各个年龄段的育龄女性生孩子数目都在减少。
1950年代,日本妇女生育高峰在20岁—25岁,现在是30岁以后,推迟了。
1960年以后,日本妇女生育3个孩子的人数急剧减少。19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后,日本就再也没有生第3个孩子的女人了。90年代之后,日本妇女会生一个孩子,生第2个的减少了,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会多起来了。进入21世纪,一个孩子也不生的日本家庭占30%以上。晚生、少生、不生孩子,是日本少子化的主要原因。
佐佐井司说,亚洲国家的习惯是,结了婚才能生孩子,非婚生孩子很少,日本孩子都是父母婚后的产物,不结婚不可能生孩子。但现在,日本年轻人出现晚婚、不婚、非婚同居的情况。1950年代,日本30岁—35岁的男性,没有结婚的只占该年龄男性人口的8%,但到了2005年,日本30岁到35岁的男性,没有结婚的占该年龄段男性的50%;女性的情况相类似。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30年前,25岁以后不结婚,就像圣诞节剩下的蛋糕一样不值钱了,要赶紧处理了。而到了2005年,日本女性的初婚年龄是28.5岁,男性的初婚年龄达到30岁,晚婚化推迟了生育年龄。
其次,日本人现在越来越长寿。至2008年,日本女性寿命86岁,男性79岁。而在二战后,日本人寿命是:女性61.5岁,男性58岁,60年时间,女人多活25岁,男人多活21岁。
再次,是日本人的死亡率很低。20年代,婴儿死亡率很高,而现在,日本是全球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佐佐井司说,日本在二战后的1950年,总人口是8320万,预计到2065年,日本总人口8993万,其中65岁以上占40.5%;而根据2009年10月1日的统计数字,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2.75%,少子化、老龄化趋势明显,日本人口负增长趋势明显。
佐佐井司说,中国高龄化趋势也在增长,2010年,是中国人口红利最大的一年,以后,人口红利会越来越少。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16岁—64岁的劳动人口多,65岁以上需赡养的非劳动人口少,这也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期。他认为,青壮年人口很多,平均寿命不是很高,这是最理想的人口结构,但他预测,中国也会和日本一样出现少子化高龄化问题,时间是在40年后,40年后的中国人口结构和今天的日本会很相似,如果中国能从日本现在的少子化高龄化人口结构中吸取一些教训,早做规划,那是非常好的事情。
佐佐井司说,日本政府眼光不够长远,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少子化高龄化时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他希望中国能为下几代人想得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