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高房价似乎成为了中国大众、媒体、调控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各地诸如“胶囊公寓”、“蛋形小屋”等创意蜗居粉墨登场。日前,上海的希泰胶囊旅馆尚未开张便吸引了众多眼球,不少探访者慕名而来参观这个新鲜事物。在海派文化十分浓郁的上海,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及生活品质有着较为强烈的追求,同时目前低端住宿市场的先机已被客栈、青年旅社、招待所等不同业态所占领的当下,胶囊旅馆能否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中立足,让众多消费者接纳?
一位现场的参观者正在“胶囊”内试用电视
声音:支持、质疑观点各异
虽说胶囊旅馆在日本十分受欢迎,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即使如此,毕竟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未必在国外热捧的产品在国内也同样适用。能否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接纳,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事实上,这个市场能否做大或许塔先生自己心里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当被问及何时能开张时,塔先生表示时间还没定,一些设备还在检修,还要等待一个好的时机——等待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时机。
现场,一位特地从外地坐火车赶来参观的大学老师李教授对中国首个胶囊旅馆的诞生表示十分支持。在参观完胶囊旅馆后,李教授认为,对于背包客及在上海短暂停留的旅客来说,胶囊旅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空间,它也非常符合如今人们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将公共空间扩大,个人居住空间缩小,这样的居住方式将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他同时引用了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理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麦克卢汉在20世纪70年代预言“地球村”的同时,还将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概括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历程。
而与此同时,反对者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在微博上,有网友这样评论:10个小时68元,封顶价88元,与一些特价酒店相比,价格上并不占据优势,而且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入住一百多块的酒店还能享受到更大的空间。此外,由于胶囊旅馆内用的都是门帘,隔音效果自然不好,若是讲电话或是睡觉打呼声都能听见,这样极有可能打扰到隔壁旅客的休息……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