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恶化和美国经济低迷,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浓重的阴云。在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的产业调整进行得十分深入。这种调整不仅表现为低端制造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还表现为近年发展中国家在更高的制造业环节对发达国家形成竞争。
16日上午,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旗下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人士造访安邦,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日本产业界,尤其是以索尼和松下等为代表的大型制造集团已经在实施各自的产业升级调整计划。
据媒体报道,以消费电子产品闻名的索尼,消费电子业务正在亏损,真正支持盈利的是金融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包括寿险、非寿险以及银行业务。今年11月索尼公司再一次上调了预期年度亏损,将亏损调至900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的高额。据索尼公司近几年财报显示,这将是索尼公司连续亏损的第四个年头。在与安邦研究人员的交流中,住友的研究人员表示,类似于索尼的变化在日本国内并不鲜见,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产业调整现象。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在东亚的邻居--中国和韩国在制造业上日益对日本企业形成竞争,日本企业在靠近低端的产业链环节,已经开始逐步撤出。我们在此前曾分析过松下的例子,其业绩巨亏的背后实际上就是竞争乏力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从目前情况来看,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松下公司在电视机业务方面的外包比例为10%,而其预期目标是在几年内提高到30%-40%。在其他业务方面,松下称2012年将投7.2亿美元在苏州建立新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左右。此外,2011年度索尼液晶电视委外代工比重也将由2010年的50%扩大到75%。正在进行外包或转移业务的企业不仅仅是索尼和松下。今年10月份,日本三洋电机将洗衣机和电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大型家电公司海尔。中国之外,韩国的竞争同样不可小视。进入本世纪以来,韩国三星、LG等企业以追赶日系企业为目标,依靠成本优势不断全球扩张,加上韩国政府对韩国企业的资金、政策支持,使得日系企业失去了不少阵地。
在重压之下,日本企业目前升级的方向是继续向高价值产业链转移,主要是设计生产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以及像索尼那样发展更多的服务业,其中就包括消费金融。在目前索尼的业务格局中,除了金融服务外,像娱乐文化产业、信息提供商等角色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松下则力图向综合性的电子方案解决服务商方向发展,如借助物联网将住宅建设与电子系统相配套。
毫无疑问,日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产业日益空心化的难题,在我们看来,日本企业的这种调整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在今年日本大地震后,我们就认为,日本势必会加快产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而中国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正在大力推动"腾笼换鸟"、产业结构升级,但如何换?换什么?始终没有清晰的答案。日本产业界的变化实际上给我们提了醒,这其中蕴含着难得的战略机会。
首先,日本制造业的"上移"和调整,会"腾"出更大的中下游空间,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也认为,代工可以提高制造力和水平,但是对品牌的建设和激励是一种伤害,不过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通过代工可以获得经验,提升竞争力。
其次,利用目前中国相对雄厚的财力,通过"硬投资"获取日本具有战略价值的资产。最近,一家名为OD05Omnibus的基金引起了日本国内的震动。这家全称为"SSBTOD05综合账户协议客户"的基金,其幕后投资者就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OD05Omnibus基金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量增持日本重要企业股份,一跃成为三菱UFJ、佳能、住友三井金融、索尼、三井、日立、小松、东芝等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今年日本核泄漏事故的"业主"东京电力也曾是入股对象之一。该基金业已成为123家日本企业的主要持股人,总投资超过2万亿日元。在今年9月底,该基金还入股了日本本田汽车,从而成为本田的第七大股东。而在此前,该基金已经成为日本另一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的第九大股东。
第三,在日本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重组的同时,日本企业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进行技术转移。如果中国此时拿出更大的努力来迎接这种变化,中国企业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
最终分析结论:
通过持续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绝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单一环节的企业转型,而是国际产业链的深刻变化;以中国目前的财力、制造业竞争力和综合成本,应该能够在这波浪潮中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
(作者李浩为安邦咨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