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25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日本民主党上台后,首相第一次访问中国。日本时事通讯社说,对于日中这样彼此密切相关的近邻来说,“(首相访华)间隔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近几年,两国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包括“惊涛骇浪” 的钓鱼岛撞船事件,以及东海油气田争端,两国民众间的不信任感至今居高不下,连野田此次访华都一波三折。英国广播公司据此做出这是一次“冷清的旅程”以及“访华
收获不丰”的预测,但日本《朝日新闻》的社论说,日中两国在年末进行如此级别的高层访问,外交上属于“异常情况”,这表明双方政府“具有强烈的主动接触意志”。
日中“战略互惠”成热词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首相访华引发日本舆论极为广泛的关注。25日首相官邸门口从早晨起就聚集了大量记者。东京时间上午10时30分,首相野田佳彦出现在官邸门口,在接受记者们简短采访后前往机场直飞北京。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提到一个细节,野田佳彦此次是“只身访华”,他没有携带夫人。报道称,这将是一次“冷清的旅程”,也许基于访华收获不丰的预测,野田行前把日本地震灾区仙台市要求从中国租借两只大熊猫也定为目标,他说,希望争取与中国达成租借大熊猫的协议。
也有分析认为,如此悲观描述中日关系并不全面。《西日本新闻》25日评论说,近期日中关系因现实利益冲突较为紧张,同时两国民间相互好感也陷入历史最低点,野田首相出访前在接受中国媒体书面采访时重提自己1984年访华的经历称,自己为“日中交流之子”,这表明日本政府希望从消除两国之间的“不信任感”这一点上打开缺口。
日本朝日电视台25日评论说,此次日中首脑会见距离那场引发中日关系“惊涛骇浪”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就目前情况而言,两国在东海油气田和渔业资源共同开发问题上依然存在诸多分歧,但至少相互摩擦和针锋相对的态势“已经大为缓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者金文植称,由于日本大地震的特殊背景,此次日本首相访华将从“感谢外交”和“友好外交”切入,为双方更敏感的实质议题讨论打通道路和“创造气氛”。
相对应的,日中间的“战略互惠”近来也成为日本媒体上最常使用的热词。《日本经济新闻》25日评论称,野田首相此次访华肩负着“经济外交”的使命,在震灾复兴的背景下,日本迫切希望日中贸易进一步扩大并均衡化。在金融关系方面,日本也将确定首次批量购买人民币国债。该评论还认为,日本政府最近提出的一“摆脱萧条”的经济成长战略以及实质GDP年增长率达到2%的目标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寄托于日本如何处理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战略关系。《东京新闻》也评论说,如果日方能够借助此次访问达成切实的对华经济“联络方案”,那么对于冒着寒风在假日出访北京的首相来说将是一份 “好的圣诞节礼物”。
根据日本首相府公布的行程,野田于25日会见中国总理温家宝, 26日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朝日新闻》24日的特别社论称,在年末进行如此级别的高层访问,外交上属于“异常的情况”,这表明双方政府具有强烈的主动接触意志, “希望首脑会谈能够带来实质性成果”。
据报道,野田26日将回到日本,27日开始访问印度。日本冲绳大学学者刘刚对《环球时报》说,这种安排很微妙,至少在战略和心理上有牵制中国的作用。中日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但种种矛盾注定了不能对野田这次访问有太高期待。比如在中国军力问题上,背后还有美国的因素,日本把自己的军事战略与美国捆绑在一起,美国的牵制让日本对华外交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