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本海外投资扩张为了将来

作者:未知  来源:文汇报   更新:2012-3-26 10:42:17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失去的二十年”内伤难疗 海外投资扩张反哺本土 下个10年,日本欲“以外养内”

  陈友骏

  

引言

  近来,围绕着日本经济持续衰退的话题,国际社会及学术界众说纷纭。距离上世纪80年代末所爆发的泡沫经济崩溃,已过去足足20多个年头,日本经济始终未能摆脱颓靡的低潮,在“失去的二十年”的残酷现实面前,日本又将如何迎接下一个十年呢?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11年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收益收支实现了14多万亿日元的顺差,抵消了贸易收支的逆差,日本国际收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常项目才得以保持顺差状态。但是,经常项目收支的顺差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减少了43.9%。此外,2012年1月,日本进出口贸易逆差一度飙升至1.47万亿日元,突破近30多年来的单月新高,其中电子产品的出口低迷成为主要原因。

  此外,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进口比重骤升,改变了日本进出口贸易的整体结构。随着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普遍性上涨,未来能源进口将成为日本经济成长的重要牵制因素。

  

紧缩危机负面效应叠加 经济敲响长期衰退警钟

  一个客观事实是,当前的日本经济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

  其一,地震、海啸、核污染等多重灾害的猛烈冲击,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政府施政反应迟钝、灾后重建进展缓慢,成为日本经济缺乏内生动力的显著标志之一;

  其二,人口数量的逐年递减已成为国内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和有效增长的致命伤。此外,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加速了日本经济衰退的步伐;

  其三,国家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债务危机阴霾加重,国内民众及经济界精英对“寅吃卯粮”举债度日模式产生较大反感,表示出担忧情绪。同时,要求财政平衡的政治压力极大挤压了政府财政政策的回旋余地,成为导致经济整体缩水的又一因素;

  其四,长期执行的低利率政策大幅度压缩了货币政策的调节空间,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效用和功能备受质疑;

  其五,国内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衰退,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基础设施的利用成本、物流成本等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遏制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尤其是在中、韩等新兴制造业大国崛起的情况下,许多日本的制造业企业难以为继;

  其六,中小企业“外逃”现象严重,国内产业空心化势头进一步加重。再加上大型企业及财团海外并购案例增多、资本外流和技术外流的叠加效应引发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青黄不接、每况愈下;

  其七,经济长期衰退的事实迫使日本国民不断重新评判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在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面前,日本国民尽早实现经济复苏的信心屡遭重创;

  其八,政治不稳定状态迁延日久、持续发酵,导致政治发展与经济改革严重脱节。各主要政党及政治领导人在振兴经济政策上意见不统一,造成政府实施经济复苏战略的时间节点安排被迫无限期延长。

  人们还看到,日本的国内经济正面临一种恶性循环风险。日本国内消费持续低迷,不断加剧通货紧缩的压力,国内企业的预期利润下降,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意愿进一步减弱,企业逐步减少或停止在国内的追加投资,国内投资的活跃度呈下降趋势,最终反映为国内就业岗位减少和劳动工资下降。其后果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减少,导致消费意愿二次弱化。

  综上所述,种种负面效应叠加,敲响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性衰退的警钟。

  

内、外经济体比翼双飞 确保国际收支总体盈余

  借助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来观察,日本国内经济的确出现了反复持续的低增长,甚至时而夹杂着负增长的发生。但是,如果将日本的内、外经济部分合为一个整体,全面看待日本经济的总体发展,不难发现其仍然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自身不断释放出的发展潜能正在重新构建整体经济有序循环的新框架和新体系。

  实际上,就“失去的二十年”而言,日本经济也仅局限于日本的国内经济部分,海外经济的扩展与延伸仍然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运动规律。迅速扩张的日本海外经济不但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更成为保证国内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支柱。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余额高达8300亿美元,较2000年末的2780亿美元,增幅高达300%多。由此可见,日本正在加速对外资本输出的节奏和步伐,而且,对外资本输出涉及的产业和项目也由传统的贸易加工、零部件生产等逐步向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等新兴领域拓展。

  另一方面,2009年8月,日本民主党能够顺利地从自民党手中接过政权,就是巧妙借助了日本经济持续颓势的话题,“化逆为顺”地实现了政权更替和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开端。民主党的上台从另一侧面表现了日本民众对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期待。

  在此背景下,2009年12月,当时的鸠山由纪夫内阁务实地启动了“日本振兴战略”。2011年8月,日本政府最新拟定的“日本振兴战略计划”中,“防止国内产业空心化现象”与“开拓海外市场”被放在同一政策层面上并驾齐驱。很显然,在政府的政策层面,“开拓海外市场”完全被视为有助于实现“防止国内产业空心化现象”目标的有效手段。换言之,在内、外两部分所组建的整体经济格局中,日本国内所暴露的产业空心化现象只是区域性的、局限性的,而这一问题最终将在整体产业的布局调整和结构转换中得以克服和解决。

  由此而言,日本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国内经济发展所遭遇的困难与挑战,并逐步淡化以往竭力挽留的消极政策,转而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辟海外的新工厂、新市场,为维系日本经济整体的持续发展开拓必要的经济资源,简言之,就是推行“以外养内、内外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

  就纺织业的实例来看,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曾在1995年的时候多达1.09亿,其中,化纤制造、纤维工业以及服装等纤维成品制造业的总就业人数接近100万。但是,到了2007年,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跌至8900多万,而上述三大主要纤维及服装产业的就业人数骤减至42万多,较1995年的统计数据减少了一半以上。日本制造业的大幅度缩水再次证实了日本经济“促转型、谋发展”的战略考虑,力争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新兴高效产业完全替代原有的劳动密集型的成熟产业。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内、外经济两个部分的有机整合,日本政府正积极、主动地推动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签署经济合作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强势启动了TPP(跨太平洋经济合作伙伴协定)的谈判议程等,强调未来经济的战略倚重必须偏向处于地位上升期的外部经济体。有鉴于此,日本的企业和财团将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输出投资资本,并努力占据绿色投资领域这个主阵地。

  为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外交部门积极努力在日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牵线搭桥,帮助日本企业进入目的国进行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扶助对象就是中小企业群体。进一步而言,日本的贸易收支未来将长期停留在赤字状态,即进口大于出口的“入超”状态,但对外投资的所得收支将强力保持在大幅顺差的黑字状态,而且,投资所得足以抵消贸易收支的赤字逆差,从而确保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能稳稳地停留在黑字状态,使得国家经济总体保持净收入的盈余状况。总之,内、外经济体将形成一个互为作用、良性发展的有机整体。

  

三条对策 走向重生

  要达到以上目的,日本政府未来经济政策的调整重心需格外重视以下几点:

  其一,重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面向老龄化社会的各类专业性服务的提供和完善等;

  其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调整节奏、提升产业整体层次,同时,强调技术创新是振兴经济的原动力,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

  其三,重视海外经济的贡献度,强化海外市场在内、外经济整体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这一点上,日本政府作为经济政策的决策机构和实施机构,正处在左右为难的尴尬境遇。高涨的日元汇率和失去比较优势的生产成本等负面因素将迫使国内企业加速逃离本土,并促使国内产业空心化现象进一步加重,这与政府必须保证国内劳动人口正常就业的政策出发点相悖,致使日本政府在推行鼓励本土企业外移的政策抉择时显得犹豫不决,转型改革并未达到大张旗鼓的理想阶段。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荣仓奈奈被曝怀孕 预计今年初夏

    日媒:美国任用哈格蒂担任驻日

    日本选出最想成为首相的女大学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