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在最新利率决议中如期宣布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至此,自4月初推出数量与质量宽松政策以来,央行已连续四次“按兵不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该行未作任何政策调整,也未上调经济评估预期,但依旧对经济恢复现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前景表示乐观。央行声明称,日本经济开始温和复苏,通胀预期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升势有望逐渐加速。此番表述无疑是在给“安倍经济学”下的货币政策加分。那么,面对步入观望期的货币政策,人们该如何对前期效果作出评估?传导机制是否运转正常?它能否帮助日本实现可持续复苏?
此前与本报记者连线的瑞银集团经济学家胡志鹏认为,货币宽松已初见成效。在出口和消费的推动下,日本经济强劲反弹,股票等风险资产价格回升,通胀预期初现好转,企业活力增强……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绝非可持续复苏的充分条件。“从大概率上讲,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在极度宽松政策刺激下,日本经济能在短期内实现温和的周期性复苏。然而,后续一揽子财政和结构改革落实才会从根本上决定日本能否摆脱通缩、实现可持续增长。我们认为眼下这些方面不确定性较大、政策失误风险不能排除,前景并不明朗。”他表示。
货币宽松成效初显
4月4日,日本央行祭出的货币宽松政策,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超出了市场预期。按计划,日本央行在每年增加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的基础货币供应的同时,还将加大国债购买量、提高其所购国债的平均期限。此外,日本央行还加大了对风险资产的购买规模,并对经济复苏作出强力承诺,即无限期持续实施上述宽松措施,直至实现2%的通胀目标为止。在这些措施推动下,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将从2012年底占GDP的33%大幅增至2013年底的47%,2014年底有望达到61%,显著拉大了与欧元区(占GDP32%)、英国(占GDP26%)等国的距离。
“我们认为大规模、超预期的货币宽松对于帮助日本恢复增长、走出通缩是必要的。借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句话:‘这为日本结束通缩提供了多年以来最好的时机。’截至目前,日本央行货币宽松已经初步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胡志鹏表示。
在大规模的宽松举措下,日元名义和实际汇率大幅贬值,这在相当程度上提振了出口。此外,尽管企业投资尚未有明显起色,居民消费已经在乐观情绪带动下回暖。在消费和出口拉动下,一季度日本GDP迎来了4%的强力反弹。对此,日本政府7月曾连续第三个月上调经济前景预估。在增长预期改善与政策刺激的双重作用下,全球资金涌入日本,风险资产价格普遍回升。日本股市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超25%,仍高居全球涨幅榜榜首。此外,如央行声明所言,无论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平准通胀率,还是居民调查结果,都显示通缩预期有所消除、通胀预期开始抬头。数据显示,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0.4%,尽管这很大程度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并非薪资和国内需求,但这也释放了长期通缩结束的积极信号。最后,虽然目前为止企业仍不愿提高工资,但得益于出口相关制造业盈利改善,一些知名大企业已经表达了将提高今年年终奖的意向。居民薪酬收入改善将至少支撑日本经济出现一波周期性复苏。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