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体在分析申奥失败的原因时,避谈经济危机。但日本却自信地认为,西班牙明显没有日本那样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于是日本获得了主动权,而西班牙落选。
事实上,日本获胜是多种原因促成的,而日本上下对奥运举办权的狂热争夺,则源于一种对恢复昔日力量的渴望。
日本政界及媒体对申奥成功而狂喜,因为他们联想到前首相岸信介的成功经验:1964年的奥运会造就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并在1967年超过英法,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东京奥林匹克景气”也因此成为经济学专有名词。
如今,奥运会的效应被重新憧憬,安倍称奥运会将是日本经济的“起爆剂”。
日本大和证券公司发表测算报告称,从2013年至2020年,东京申奥成功将提升日本3%的GDP增长率。
而东京都政府则向日本媒体披露,保守估计的话,首都高速公路及公共设施的改造,以及扩大观光设施和增加服务项目等内容,至少将产生2.96万亿日元的经济效应。
在这种观念引领下,就业被寄予更高的期许。预计显示,奥运会会新增15万人就业。
而有分析认为,日本7月CPI同比上升0.7%,为2008年12月以来最快水平,离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2%越来越近。如果奥运会能通过日元贬值提升物价水平,那么安倍经济学就取得了成功。
泼一泼冷水
但上述乐观预计,也许高估了奥运会的效应。
分析人士指出,1964年的奥运会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奇迹”。据以前的报道来看,日本政府当年投资近30亿美元,但实际引来的游客却只有预估量的1/3,许多基础设施在初始阶段并没有充分利用,资金回笼慢,甚至造成了奥运会后日本经济的一度停滞。
换个角度看,东京原有的基础设施还能继续使用,重操旧业不会带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所以预期的拉动效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历史事实还告诉我们,奥运与经济之间并非完全的正相关。蒙特利尔和雅典都因为承办奥运会落下了“病根儿”。
若说重大体育赛事与政治无关,这绝对是幼稚的表现。有专家分析,东京奥运会可以缓解日本在亚洲面临的孤局,日本也可借助体育的“去政治化”缓和与邻国的紧张关系。
还有分析称,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和提振民间投资的“三支箭”已经发出,但现在却缺少一剂“强心剂”。奥运会正当其时,于是安倍的决心如此之大很易理解。
举办奥运会一是可以刺激经济,二是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很多政策也可借打奥运“擦边球”来推出。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