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在日本操控的媒体中工作的中国人



原标题:在日本操控的媒体中工作的中国人


《泰东日报》邀请傅立鱼担任编辑长,傅立鱼是同盟会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 《大北新报》则聘请了安怀音、王作镐等人任主笔和编辑,安怀音参加过辛亥革命,曾经担任过多报编辑;王作镐曾任《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的编辑。这些社会名流往往思想先进,他们的文章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报纸的知名度。


对于傅立鱼等人来说,刚刚起步的日本报纸能够给他们更大的施展空间,一些进步言论可以借此见诸报端,他们也可以通过报刊维护部分中国人的利益。


后来,日本媒体加强对言论的管控之后,这些中国社会名流要么被驱逐,要么不愿同流合污主动离开。


想方设法抗争的爱国文人


日本人主办的报纸想要从思想上奴役中国人,新闻版是鼓吹日本殖民政策的舆论工具。


不过,爱国文人却找到了一片新的阵地“副刊”。日本侵略者起初忽视了对报纸副刊的审查,在当时的多数日本报纸和汉奸报纸的副刊上,都可以看到爱国文人活动的踪迹。


东北沦陷早期,陈华、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朗、金剑啸、李文光、孙陵、杨朔等爱国文人聚集起来,创办了许多知名副刊,如《大同报》的《夜哨》、《大同俱乐部》、《满洲新文坛》副刊。他们在这些副刊上发表了许多进步文章。


“见缝插针”的印刷工人


比起社会名流和爱国文人,在日本人办的报社中工作的中国工人人数更多。


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人关向应就曾经在《泰东日报》当过印刷工人,他在此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最终投身革命。


不过大多数日本报社的工人都是 “默默无闻”的,史料记载很少。有一个“二圣交驴”的故事或许可以反映当时印刷工人的抵抗。


1935年,伪满皇帝溥仪赴日拜访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盛京时报》不仅将其列为头条,还起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二圣交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他在中国赚了不止80万,又骗了日本4500万,最后被判处死刑
日本凭借他变得嚣张,球迷议论纷纷:国乒打败“小汉奸”
被称“日本汉奸” 周杰伦起诉某书画院索赔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