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最终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态度变化。实际上日本决定加入TPP的并不是安倍晋三,而是前任民主党政权。2012年日本解散国会后的大选上,安倍在党内获得优势主导了自民党重返国政的进程,其重要的选举口号就是“绝不动摇,绝不撒谎,坚决反对TPP”,但是上台不到3个月,安倍就转变为积极推进加盟TPP,并将其视为促进日本经济长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路径。
但这个说法在日本有着明显的分歧。赞成方虽然理由完全不同,但在感觉自由贸易对日本国内结构改革有帮助这一点上意见趋于统一。而反对派的代表,如农业,由于在日本长期处于高度保护状态,并形成了较强的政治力量。而从TPP实际效果来考虑其对日本经济利益的角度而言,知识层的反应实际上相对谨慎更多。
比如日本争论最多的大米关税,取消的话对消费者而言看上去的确有很大益处,但是这项一开始就被安倍政权排除在外,实际谈判主要是增加对美国的免税进口份额。但加上现在的无税份额也不到90万吨,相对于日本年产量840万吨而言,实在太小。因此对日本消费者几乎难以有好处落实,反而会加重日本大米过剩的压力。而为了消化国内过剩的大米,日本最终必然只能加大已经很重的财政负担。
被视为最有积极影响的汽车产业也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50%的品种取消关税,听起来对日本制造业有很大帮助。然而由于早年的贸易摩擦,日本车包括零配件在内的美国本地化生产早就是主流。而且中国泰国等重要零配件生产基地都不是TPP参加国,日企要享受TPP的关税优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不仅需要在TPP参加国投入大量资本,更麻烦的是人才培育。实际上,TPP参加国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不可能替代现在的供应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显示,TPP非加盟区域占到了50%,对TPP加盟国的越南、马来西亚仅仅1%左右。这个局面的形成更多是经济原理的结果,TPP的推进要改变这个国际资本和产业分工的构架并非易事。即便按照2011年当时最为积极的民主党政权主导的推算结果,TPP带给日本的经济效果为10年拉动GDP2.7万亿日元,仅相当于日本GDP的0.5%不到,年平均仅为2700亿日元,可以说看得见的经济效果基本上可以无视。
因此,TPP对日本的经济含义实际上很小,安倍政权重视的其实就是所谓的对中牵制效果,也就是说政治情感因素占了上风。对此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非常担忧的指出,TPP既然一开始就是美国对中战略的抑制手段,那么日本更应该关注中国对TPP的反应。特别是亚投行成立时欧洲和中国一连串的关系强化趋势,似乎没有引起日本决策层的高度重视。2013年以来,日本对华出口减少,而欧洲在增加,对华投资也出现了增速上的明显对比。而且一旦亚投行真的开始落实,由于资本构成的原因,在亚洲影响力扩大的将不仅是中国,得利的还有欧洲,但显然没有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