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铃木忠志的《酒神》好在哪里
此外,除去表演,《酒神》的服装设计、多国语言同台表演、音乐运用、长城剧场的选择,也没有一样是无意义的,而是都富有明确的文化意味,同时是铃木作品的一贯风格,而且被统一在导演对于这出戏的主题表达中。受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详述了。
固然,《酒神》也并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可说有它明显的问题。就本文作者的个人观点来看,《酒神》在铃木的整个创作谱系中甚至算不上第一流,既没有中期《特洛伊妇女》的冲击力,也没有晚期《李尔王》、《厄勒克特拉》的圆熟。譬如音乐的使用虽然能烘托情境和表达文化碰撞的主题,但就不如《西哈诺》和《李尔王》中选择统一且文化意味更加明显强烈。而演员的表演虽然已经难能可贵,但毕竟也有些演员存在训练尚未完善和经验局限所导致的力有不逮。可是即便如此,《酒神》也已经足够让我们这些看惯了国内舞台日常叙事盛行、表演松散成风的中国观众,感受到大师的高级与深刻。
铃木是始终最与时代紧贴的艺术家,也是始终最与时代无关的艺术家。他的紧贴时代在于社会层面,铃木作品在立意上始终关注时代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业化与现代性、人的异化、文化的碰撞与冲突,这让他的作品始终和时代相关,而不是艺术家个人化、内心化的小格局探讨。他的无关则在于艺术层面,铃木的导演风格、表演形式从建立之后就一直坚持和发展,他不会去迎合观众的趣味变迁,也不会考虑时代风潮的流行风格,而是坚定自己对艺术本身的思索,这使得他在艺术上和时代美学时常无关,而是和艺术规律相关——在他开始创作的上世纪60年代,他就从来不是最激进的,而到了今天,他也并不显得落后,一直以来,他的风格就是与任何人都不同。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用时下流行的美学标准来看所有作品,于是时常有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却会喊着铃木已经过时了,总想搞个大新闻,把他批判一番。殊不知铃木忠志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格洛托夫斯基这些最顶尖的大师一样,已经远远不是一种艺术流派,而是进入到探索艺术本源和戏剧创作规律的领域中去了,这使得他的作品无论在当年、今天还是若干年后的未来,都将一直被提起和被研究。(李熟了)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