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产 厅进行的“渔业构造改革总合对策事业计划──创新可赚钱渔业补助事业”之一的“海外大型围网改革计划”,是由日本海外围网渔业协会执行,其目标是开发2艘可并用于印度洋与太平洋金枪鱼 渔场的金枪鱼围网模式渔船,今年2艘760吨级的大型金枪鱼渔船相继完工。其中1艘是一丸有限公司所属的第十八松友丸,另一艘是共和水产有限集团东海渔业有限公司所属的第八十八光洋丸,2艘船将在太平洋与印度洋进行联合作业,以稳定的提供日本鲣节(柴鱼)主要三产地的优质原料鱼。最近下水的第十八松友丸是由位于静冈市清水区的三保造船有限公司所建造,去年4月开始建造,今年2月完工,渔船、渔网及附属机具共计投下30亿日元,该船具有省能源与省力化的设计,将创新建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作业模式,因此提高在两大洋作业效率所需的装备与机器一应具全。例如日本金枪鱼渔船在中西太平洋作业,随着国际规制的强化及岛屿国实施VD入渔费的制度,不但每日入渔费高涨,而且为了减少大眼金枪鱼的混获,有赖于用直升机去探索鲣鱼,以素群作业渔法已捕获鲣节所需的高鲜度原料鱼。但其到印度洋作业时,因其所生产的鲣鱼脂肪含量少,适合作为鲣节的原料,但因其气象、海象复杂多变,素群及天然漂流物少,渔获不稳定。因此在印度洋采FAD作业,2艘船共用100个,附有GPS浮标的FAD,FAD上并附有搜集鱼群状况探测处理的仪器,2艘船除了装有高低周波的双频声纳外,另外附加一中频声纳,因此藉由声纳可判别1000公尺远的鱼为饵料鱼还是目标鱼种鲣鱼。而印度洋水域是公海渔场,没有入渔费的负担,外国渔船的竞争也比较少,所以这一高低周波围网船采两大洋作业模式,每艘船预计在太平洋作业6航次,渔获6000吨;印度洋2航次1200吨,均以正鲣为对象渔业,其成效自然是业界们拭目以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