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破产了吗
据共同社11月19日报道,日本央行19日结束货币政策会议,把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评估维持在了“持续温和复苏”,表明决策者对当前日本的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的看法。此前发布的数据表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个季度负增长,日本经济7年内第5次陷入衰退。
两季度连续下滑
日本内阁府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第三季度萎缩0.8%,继第二季度之后GDP连续2个季度同比下滑,这似乎是“安倍经济学”后续乏力的表现。
英国《卫报》发表评论称,日本经济的“五次探底”是对安倍经济学的新的打击。尽管安倍经济学“新三支箭”在执行之初唤起了大家对日本经济的希望,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明显,这个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效果。
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并不看好是日本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企业的利润率创出历史新高,但却出现了抑制设备投资的趋势,设备投资同比减少1.3%。企业推迟设备投资计划,表明日本民众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并不抱有信心。
但日本政府仍维持谨慎乐观的看法,指称经济虽有些疲态,但因就业及个人所得状况好转,经济持续温和复苏。日本央行也维持其经济政策不变。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在数据出炉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扣除库存的影响,日本经济应该还是正增长,经济景气的总基调并不坏。”
新政策难改痼疾
这是20年内日本经济第7次衰退,也表明日本实际上一直都没有走出经济疲软弱势的局面。安倍的“新三支箭”甫一射出,在短期内确实看到了效果,但无论是“老三支箭”还是“新三支箭”,都无法解决日本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郭红玉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经济结构改革推进不力、适龄劳动力不足和局部经济供给短板是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缩水,需求和供给都出现不足;关东大地震、福岛核泄漏等事故也对日本局部经济供给造成短板。而无论哪一方面,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解决的。
实际上,在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的背景下,日本的经济衰退绝不是个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魏民副研究员指出,日本的问题是全球各个国家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被频繁地使用,在零利率政策无法再起作用的情况下,又依靠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而这一措施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欧洲,对实体经济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说“破产”为时尚早
“‘安倍经济学’的首要目的在于改变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通缩预期”,郭红玉教授指出。一方面,通过实施通货膨胀政策,让物价上涨,使投资有利可图;另一方面,通过使日元贬值、利率下降,改变人们持币观望的预期,从而打破目前的僵局。“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从而调动民众投资的积极性、恢复民众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日本的经济还是能够恢复增长。现在说‘破产’,还为时尚早。”郭红玉教授说。
本世纪初日本曾经实施过一次量化宽松政策,但在收效后撤回,日本经济很快重蹈覆辙。因此,如何坚持改革的措施,给日本企业投资的机会,给日本结构调整、社会创新争取空间,使民众恢复对日本经济的信心,是“安倍经济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而经济结构性改革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不走出结构改革这一步,只依靠货币等其它政策基本已经无法再推动经济发展了。实际上,这也是整个世界经济理论、经济实践共同面临的转向问题。”魏民副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