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中日经济关系转轨期:日本对华投资呈现两极分化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更新:2015-11-26 10:25:3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中日经济关系的转轨期


日本出口型企业在中国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较为薄弱,而内销型企业则较为强烈。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对华投资上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本刊记者/刘禹彤


11月4日,由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宗冈正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榊原定征、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三村明夫等日本三大经济团体负责人率领的日本经济界访华团受到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接见。


有报道称,这是这个每年都会到访北京的访华团时隔6年后又一次受到中国总理的接见,上一次享受这样的礼遇还是在2009年。


在访华团受到李克强接见的三天前,因中日钓鱼岛争端和历史问题而中断三年多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重启,而李克强总理在会议期间也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在飞抵北京访问前,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榊原定征与安倍晋三进行了会谈,并向安倍提出,“日中政治、外交关系的稳定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希望直接了解中国经济的前景和动向”,加速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


中日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曾一度被认为是“政冷经热”,而在2012年钓鱼岛争端爆发后,这种关系更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政冷经冷”。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比上年减少了40%。


随着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出现升温迹象,中日经济关系也面临着回转机遇。而“政冷经冷”的这段时期,也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结构的转轨期。


“中国+1”投资模式


近期,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在对数十家在华日资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后,发布了《日本企业在华业务的现状和展望》报告。


报告显示,将继续扩大对华投资的日本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业、汽车等运输机械设备、化学及医药等行业。日本企业对华合作已经从加工出口转型为在华制造、在华销售的本地成长战略。相反,纯加工出口型行业正在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地区。


自2012年开始,受世界经济下滑和钓鱼岛争端的双重影响,中日双边贸易也出现下滑势头。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很多日本企业逐渐执行“中国+1”的投资模式,即为规避投资风险,将原本在中国的部分直接投资项目迁移至中国周边的某个第三方国家。


“鉴于劳动成本进一步上升和保护人工安全的难度,我们从2011年8月开始一直在中国内地、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其他国家考察,并为我们的生产集体寻找合适位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于2012年11月公布的报告称。


例如,阪和公司在中国感受到经济变“冷”之后,就将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一部分业务转移到了成本更便宜的越南,而钢材加工和贸易则留在了中国。


阪和中国总代表松原圭司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几年,阪和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有所抑制。相反,主要精力倾注在了东盟、墨西哥的投资。不过,随着日中关系的改善,我们会更加关注对中国大陆的投资。”


但大金工业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坚持“本地化”发展策略。大金工业是一家传统的空调制造商,近9成的收入都来源于空调设备和冷冻设备的销售。从1995年进入中国到今年为止,大金的销售额每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而从2014年3月到今年3月这一财年,大金在全世界的收入一共是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为是3500亿日元,占到总体收入的17.5%。


“我们的经营方针是‘地产地销’,即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就在中国销售,因为没有像日本出口型企业那样遇到较大的困难。现在虽然有企业认为,因为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就要考虑‘中国+1’这样的策略,但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林由纪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林由纪夫认为,当前中国人收入增加了,就会买更多高质量的产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好事。所以大金的销量和收入在中国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继续维持和上升。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2014年12月发布的《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活动实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制造业中,日本出口型企业在中国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较为薄弱,内销型企业则较为强烈。非制造业中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内销比例越高,在华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越强烈。内销和出口型企业,在对华投资上呈现“两极分化”之势。


拓展新市场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日本对华投资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日本对华投资为22.5亿美元,同比下降28.8%。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处长田端祥久认为,与2011年至2013年的急速增长时期相比,近来日本对华投资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2008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每季度10亿美元的水平相当,但目前实际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均呈现止跌态势。


“目前减少的投资实际是新增投资。”随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到京的阪和兴业株式会社董事长北修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现象被归因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一些日资企业不得不关停了在中国的工厂。而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田端祥久则表示,尽管日企在中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但绝大多数企业不会考虑退出中国。它们正在通过出口转内销、削减其他成本、提高营利部门利润等方式积极转变企业战略,适应中国市场。


日中经济协会于2015年11月发布的《21世纪日中关系展望委员会(第21次)建议书》称,日企改变在华增长策略的直接原因在于“日中两国劳动年龄人口均呈减少趋势,为保证今后的潜在增长率,必须通过创新来促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对于以钢材贸易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阪和来说,由于钢材贸易仍然占据企业收入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领域的价格下降及竞争激化导致阪和必须选择扩大经营的范围。此外,他们还需要生产更多高附加值钢铁制品,并尝试利用过去做钢材贸易时建立的业务关系为其他企业开展完整的配套服务。


而基于对中国市场的观察,阪和拓展的新贸易是从日本向中国进口木材。中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近年逐渐走高,如今已接近50%。


“二战之后,日本在山上种了很多树木,现在70年过去了,树木都已成材。从去年开始,我们第一次将日本的木材出口到中国。”北修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在两国产业发展差距缩小的背景之下,中日两国企业间经贸合作渐渐显现出了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新趋势。有报告称,制造业仍然是中日两国的主导产业,但发展阶段和水平仍有差异:日本在较高层次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上具有优势,中国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具有优势。


以钢铁产业为例,进入2015年,中国的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达到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钢材的产能过剩以及需求不旺,给国内的经销商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国内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不少国内的钢铁制造商开始转战国外,希望借助海外市场打开销路。


与此同时,阪和中国总代表松原圭司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阪和与其他日本钢铁厂家也进行着海外销售布局,阪和已在全球陆续建立了74个营业网点并建立了销售网络。因此,阪和希望利用中国钢铁厂家的成本竞争力及自己企业的销售渠道开展合作。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钢材贸易,原料的稳定供应及面向海外的销售渠道则是比较大的挑战。


自2014年开始,阪和联合中国青山钢铁合作参与了印尼的一个镍生铁项目,并帮助中国的渤海钢铁集团向东盟市场及日本市场销售钢材产品。松原圭司认为,在未来几年,和中国企业一起进行全球性投资的机会将会继续增加。


对于中日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曾指出,希望双方企业能够将中国的装备制造和人力资源等优势,与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营销网络等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国际产能等方面的合作。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册高达赢取大奖!

    09年2月《贯通日本语》杂志

    《问题餐厅》聚焦女性话题 焦俊

    日本第11届声优大奖结果揭晓 演

    东野圭吾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

    松岛菜菜子裙装造型 “美到令人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