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新闻记者 高美
在百盛商场、KFC相继开业之后,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又向现代都市迈进了一步——12月9日,仰光证券交易所开张,受到制裁多年的缅甸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股市交易所。
在仰光股市开市之前,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副秘书长李光宇给无界新闻记者发了一条微信:“10家仰光证交所上市承销商名单泄露,里面没有中国券商的身影。”
令李光宇感慨的不仅是这一件事。这个缅甸有史以来的第一家证交所,带有浓重的日本烙印——它是日缅成立的合资公司,日本大和证券和东京证券交易所拥有该交易所49%的股份,其法规也借鉴日本交易所制度法规。
在与缅甸交往的历史中,日本先后扮演了诸多复杂的角色:侵略者、援助者、主要投资者…… 民主转型开始后,在缅甸的政治经济发展中,日本仍然占据重要位置。相较于中国大型项目在缅甸频频遭遇挑战,日本从电力到铁路,从扶贫到经济特区,几乎全都顺利推进。
在缅甸生活和工作了八年的李光宇感慨,我们真的可以好好借鉴下日本的做事方式。
巧妙的投资股权设计
遭受制裁多年后,缅甸蹒跚走上了开放之路。
2015年9月23日,仰光附近的迪洛瓦经济特区正式开园,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企业入驻,其中日本公司的数量最多,达到45家。事实上,这一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日、缅合建的,日本持股49%,缅甸政府持有51%的股份。
迪洛瓦经济特区是缅甸的三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一个。其他两个经济特区分别是缅甸和泰国合建的土瓦经济特区,位于缅甸德林达省,以及目前仍在招标的皎漂经济特区,位于若开邦。
迪洛瓦开发区公众公司的主页上,是如此描述自己的:“一家拥有17990位股东的缅甸公众公司。”在设计之初,这一经济特区就考虑到了最大限度让普通民众受益。在缅甸政府持有的51%的经济特区股份中,10%为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所有(仍为国有股份),剩余41%股份打包做成一家公众公司—迪洛瓦开发区公众公司(MTSH),并将其中的55%股份向全国民众出售。
据李光宇介绍,MTSH股票出售的时候,还做了一定的限制——每人最多购买500股。只要申请及时,一般申请购买几十股的普通民众都能买到。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股份尽量分散,让大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李光宇对无界新闻记者表示。最终,如MTSH公司所介绍的那样,他们拥有了17990位缅甸股东。
显然,李光宇对迪洛瓦经济特区股权的巧妙设计非常欣赏。
“这个经济特区两年前在开发的时候也涉及到征地动迁的问题。一开始也有媒体炒作,但因为股权设计巧妙,没有酿成大规模反对事件。”李光宇介绍说,迪洛瓦开发区股票MTSH在2014年初出售,2015年还未正式在股市挂牌,就已经在OTC(场外交易市场)上涨了近5倍,由原来的约10美元一股上涨到约50美元一股。12月18日,在仰光股市开市一周后,MTSH首次召开股东大会,按原始股价格1万缅币分红2千缅币,收益达20%。
在李光宇看来,迪洛瓦经济特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一个项目的开发兼顾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而且这些收益都是可变现、可以在各个层次的人的眼光中可见的。”
近年来,中国在缅甸的多个大型项目,多多少少都遇到了挑战。“中资在缅甸一些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到移民搬迁,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如果能够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也许会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谈及中企在缅遇到的问题时,李光宇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他认为,迪洛瓦经济特区还可以有更加完善的地方,比如经济特区当初没有给动迁的这些人以股票补偿,而中资项目以后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对移民来说,一些现金补偿从长期来说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给一些长远的东西,比如股票或者期权,短期内不是能变卖的,他就希望这个开发区能够早点建成。”李光宇说到,“我们今后的中资项目如果也采取这种模式肯定会好很多。”
细致援助塑造积极形象
在仰光街头行走,很容易感受到这里的日本元素。大街上的出租车,八成以上都是日本车,丰田、本田是仰光司机最爱的品牌。正如这大街小巷里穿梭来去的日本车一样,日本对缅甸的影响也深入人心。
这和两者之间的历史勾连不无关系。缅甸曾是英国殖民地,二战期间,缅甸“国父”昂山将军在日本的“协助”下从英国的殖民中独立出来。
但李光宇认为,这并不是缅甸对日本有好感的主要原因,“这段历史其实大部分缅甸年轻人已经记得不深了。”
他认为,对塑造日本在缅甸积极形象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近年来日本对缅甸的援助。“缅甸的年轻人记得,这三十年来,日本政府为缅甸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打井、修路、造桥等等。在仰光修的几个过街立交桥,投资不大,但修之前经过了调研考察,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二战之后,日本一直对缅甸进行援助。1988年缅甸成立军政权后,日本曾一度加入西方制裁队伍,减少对缅经济援助。但很快,日本就显示出与欧美不同的立场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