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松下的“供给侧”改革启示:企业转型须断腕
松下的4k摄像机(新华社记者 朱超摄)
松下与东芝的鲜明对比
在全球家电产业结构调整,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固守传统业务很可能使企业步入僵局,同样是老牌家电企业的东芝公司就是一个鲜明例子。从2012年开始,东芝的家电产业就基本没有再盈利,后来更是陷入巨额亏损,实际上成为拖累东芝发展的“僵尸部门”。
然而,东芝并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于电视机、洗衣机、个人电脑等传统家电业务,东芝虽也有剥离计划,但迟迟未见之行动,按照《日本经济新闻》的说法,导致其“失去了摆脱 20 世纪型业务结构的机会”。
对比松下与东芝公司的经验与教训,可以给中国企业不少启示。上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做出重点部署。中国当下急需“供给侧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企业患上了类似的“东芝病”——生产已然不符合市场需求,却仍然在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结果必然是产能过剩,亏损增加。
改革就必须剥离这些亏损业务,并且转型开拓新的业务。如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则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国家,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供给侧”的各种问题,如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而日本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足可以给我们带来借鉴,引导中国企业思考,如何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上一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