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马丽】据日本共同社2月6日报道,日本与伊朗两国政府5日签署了投资协定。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该协定推动本国企业前往被解除经济制裁的伊朗投资。开发曾被迫放弃权益的阿扎德甘油田也是日本的目标之一。但是,中国及欧洲等竞争对手已捷足先登,日本必须全力追赶。在伊朗这一中东屈指可数的庞大市场上,日本将以举国之力全面参与商业竞争。
安倍晋三3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透露,正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访问伊朗。他表示:“伊朗是地区大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有着庞大的市场。我们绝不能落于人后。”
据分析,安倍之所以毫不掩饰对强化日伊关系的积极性,主要与2006年10月他第一次执政期间的经历有关。当时,由于在伊朗核问题上受到来自美国小布什政府的压力,日本被迫大幅缩小了中东最大规模油田阿扎德甘油田的开发权益。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回顾道:“与伊朗构筑的自主外交渠道也逐渐变窄”。之后,中国的大型企业获得了该油田的开发权,但伊朗方面2014年解除了合约。
去年7月欧美各国与伊朗达成的核问题协议被日本视为“卷土重来的良机”。外相岸田文雄10月访问伊朗,就签署投资协定达成了实质性共识。
日本瞄准的商机也不仅仅是油田。
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名驾驶丰田汽车的机场出租司机对日本技术赞不绝口:“从不出故障。能制造这样的好车真令人难以置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中东非洲课课长常味高志满怀期待地表示:“国家品牌形象最好的就是日本和德国。”
在伊朗,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0%的重要产业。经济产业省计划派负责人前往伊朗,帮助日本的汽车企业开拓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直接参与核问题协议的欧洲国家的企业在伊朗市场抢占了先机。去年7月协议达成后,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立即率该国汽车业巨头的高层等访问了伊朗。
此外,在制裁期间也一直保持经济关系的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也首次访问伊朗,成为了制裁解除后首位访伊的外国元首。在抵达德黑兰之前的演说中,习近平承诺向中东国家提供总计20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同时强调不谋求在中东施加政治影响,展示了与欧美及日本不同的态度。
在中东局势陷入不安的情况下,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日本强化与伊朗的关系也属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日企来说,上世纪80年代前后,投入巨资却因两伊战争而中途而废的伊朗日本石油化学项目(IJPC)等“惨痛”(某商社人士语)经验仍历历在目。石油业界还有意见认为:“即使政府摇旗号召,又会有多少企业响应呢?”